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1月0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我的2013

水利站长的水利年

本报记者 王怡波 通讯员 尹祖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1月02日   01 版)

    姓名:杜怀峰 年龄:39岁

    最开心的事情:困扰全乡多年的“逢雨必涝”,在他手上终结。

    2013年,39岁的杜怀峰度过了最忙却最踏实的一年。

    这一年,身为河南封丘县曹岗乡水利站长,他几乎天天不着家,忙完排涝忙抗旱。但他坚持认为这一年“很值”:他的工资“大涨”,原本每个月500元,现在涨到800元;更关键的是,他着实干了件大事,困扰全乡百姓多年的“逢雨必涝”在他手上终结了。

    位于黄河北岸的曹岗,是国家级贫困县封丘最贫困的一个乡。“在我们这儿,黄河是真正的‘地上悬河’。”紧邻黄河,使这个农业乡免去了干旱之苦,然而由于地势低洼,不好排水,每次下个上百毫米的雨水,大伙儿都叫苦连天。每年一到六七月,“基本上两万多亩农田都要被雨水淹没”。

    怎么办?从2003年起担任水利站长的杜怀峰,也束手无策。他知道,要解决问题,肯定要大修水利,“要修水利,肯定要一大笔钱”。就是在“钱”这一关上,杜怀峰毫无办法——每年乡里财政收入200万元左右,“连正常发工资和常态工作都无法保证,更别说修建大型工程了”。

    但事关百姓口粮和生存,曹岗乡“硬憋”出办法:国家不是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吗?能不能从这里面“找找钱”?

    根据国家政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给予奖补。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经过反复琢磨,今年3月,曹岗乡把水利建设确定为“一事一议”项目,动员各村,群众每人筹集20元,财政部门每人奖补40元,总共筹集资金200万元。

    “够了!”有了钱,杜怀峰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他在乡党委书记陈明面前立下“军令状”。在3月的最后20天里,杜怀峰以惊人的速度,引导全乡开沟挖渠122条。他每天早出晚归。挖渠工作早上7点开工,他便6点半到达现场,对撒灰线等逐一勘查。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一点也马虎不得。”晚上画图,白天勘测监督,那些天,全乡25个村中,杜怀峰每天至少赶到10个村的施工现场,总里程6000多公里。

    夜以继日的辛苦,换来了一幅曹岗乡从未有过的画面:今年6月20日左右,天降大雨,降水量达160毫米,结果全乡绝大部分农田均未被淹,雨水顺着新挖成的渠,畅快地排进下游的黄河。

    “我们也能轻松地‘看雨’啦,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杜怀峰说。

    如今,再到曹岗乡田间地头,一条条标准的水渠纵横交错,当时在20天里同时完工的一条条生产路,平直宽阔、十几万株护渠林整齐生长。

    “2013年是封丘县的‘水利建设年’,也是我的‘水利年’。”杜怀峰说,修渠只是今年他劳忙的一个部分,日常工程养护、秋季抗旱引水,都让这个水利站长大部分时间在河边、田间奔波。

    但他并不以为累。“我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脸庞被晒得黢黑的杜怀峰对人们送来的关心和赞誉,习惯付之一笑。

本报记者 王怡波 通讯员 尹祖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1月02日 01 版

芦山灾区的新年大餐
81.2%受访者一直关注八项规定落实情况
2013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成功举办
水利站长的水利年
践行群众路线 推出“四治一改”
再难也关不住的创业梦
贵州省政府常务会议公开“微直播”
三沙举行元旦升旗仪式
扫一扫关注《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