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锋利的刻刀,杨俊皎熟练地在木板上“游走”着,整个世界放佛都安静下来。偌大的一间房,似乎只能听见刻刀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出炉了。
对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来说,新年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拥有一个新的助听器。而一个好的助听器要上万元,这是这个贫寒之家想都不敢想的。杨俊皎并非先天性聋哑,小时候由于家里穷,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落下残疾。从此,这个姑娘的世界里没有了声音。
可杨俊皎并没打算就这样轻易地向命运屈服。跟着哥哥去了趟天津,从此她爱上了剪纸,便没日没夜地剪。乡亲们都喜欢她剪的窗花,争着抢着要。
当团甘肃省白银市委圆梦工作组来到景泰县正路乡大滩村的杨俊皎家时,年轻的团干部被这个22岁姑娘的执着故事打动了。
临别时,杨俊皎写下了她的梦想:想要一个新的助听器,想上学。
“一定要帮帮这个姑娘。”很快,团市委联系了残联,为杨俊皎送来一台崭新的助听器。那一天,杨俊皎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杨俊皎是团白银市委组织实施的“圆梦行动”的幸运儿。从2013年7月1日起,团白银市委在全市开展了“青春梦助推中国梦——寻梦·圆梦我们在行动”活动,本次活动分为“求学梦”、“爱心梦”、“七彩梦”、“创业梦”和“健康梦”五个梦想,开展希望小学援建和圆梦助学行动、星星行动、蓝天行动、青年创业行动、“希望厨房”援建五大行动。
贫困大学生黄登蓉也幸运地获得了资助。2013年夏天,当黄登蓉拿到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黄登蓉的母亲早年病逝,全家只靠父亲一人在外打工挣钱。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暑假,黄登蓉没闲着,在村里摘枸杞打短工,她希望能凑够去天津的路费。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团市委的工作组和白银国鼎粮润饲料有限公司经理上门送来3000元爱心款。接到善款,黄登蓉一个劲地鞠躬致谢。
对地处甘宁两省边界的靖远县靖安乡靖坪小学的近200名师生来说,2014年是从梦想成真开始的。令师生高兴的是,学校的食堂终于建起来了。过去,大多数同学都是走读,因为没有食堂,冬天中午休息时间短,不少学生的午饭是馒头加冷菜。
前不久,团白银市委组织开展的“青春梦助推中国梦——寻梦·圆梦我们在行动”集中捐赠仪式放在了靖坪小学。当天,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为白银市11所小学捐款共计23.5万元。
这一天,也是靖坪小学新厨房的落成典礼。在崭新的食堂里,压面机、冰箱、消毒柜一应俱全。靖坪小学的师生第一次在自己的食堂里吃到了热乎乎的炒菜和米饭。
团白银市委书记马玉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之所以把“圆梦行动”的年度总结现场放在基层,就是想以这种朴素的方式,不忘活动的初心。
马玉福介绍说,截至目前,圆梦行动已援建希望小学1所,筹集援建资金50万元;救助困难学子341名,救助资金60.1万元;为创业青年提供贷款100万元;为两名残疾学生和1名听力障碍的孩子购买了轮椅和助听器;争取爱心大礼包9个、捐赠资金10.3万元;争取希望厨房6个、援助资金18万元。
与此同时,团白银市委与当地《白银晚报》等媒体组成圆梦行动工作组,走访全市乡镇、街道、村、学校、福利院、非公企业,寻找圆梦对象,在《白银晚报》刊发报道,这项爱心活动得到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
“活动已累计募集捐款146.2万元,惠及全市近5000名学生。这一爱心善举,不仅为那些生活在条件简陋学校里的贫困学子,点燃了心中希望的火种,同时还传递了一种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心手相连、无私奉献的正能量。”马玉福说。
青年企业家杨文熙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当天的年度总结活动。在这位年轻的企业家看来,“青联的活动应该少点聚餐,多点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只捐物,不捐钱。这样的方式谁都放心。”杨文熙说。
这是团白银市委活动之初便定下的规矩。团组织不从捐款中抽取一分钱的服务费,相反,所有活动产生的费用均由团市委筹措。
在马玉福看来,团组织帮助青年“圆梦”,让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尽管帮助困难青少年“实现心愿”工作压力大,但圆梦行动将共青团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优势有机结合,延伸了团的社会手臂,亮出了团组织的声音,提升了团组织的公信力,“再大的困难都值得。”
本报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