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2014年6月20日,第14个世界难民日
叙利亚难民阿卜杜拉·阿尔-祖比自述——

“我们终会找到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 陈婧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6月20日   03 版)

    叙利亚难民阿卜杜拉·阿尔-祖比

    与难民营的大人们相比,孩子们更容易表现出快乐和勇气。孩子们太小,现在还无法完全理解发生在他们的国家和他们自己身上的事情。罗素·查普曼(Russell Chapman)摄

    23岁的阿卜杜拉·阿尔-祖比(Abdullah Al-Zoubi),是叙利亚难民中的一员。一年半以前,为了躲避战乱,他被迫放弃学业离开家乡,逃至邻国约旦的扎塔里(Zaatari)难民营。近日,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和他在难民营里的见闻。

    逃离家园

    我叫阿卜杜拉·阿尔-祖比,23岁,穆斯林,来自叙利亚南部的德拉市。德拉市是叙利亚革命最初爆发的地方。在革命爆发之前,我在大马士革大学学习金融和会计。因为持续的战火和军事行动,在逃到约旦之前,我和我的家人已经在叙利亚国内流离失所。

    我是从叙利亚与约旦的官方边界处逃离的。为此,我不得不向边境检查站的叙利亚官员支付一些钱,以避免被逮捕。因为我是被通缉的人之一,此前我在大学里和社会上参加了一些和平抗议活动。

    内战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失去了很多亲戚和朋友,他们中有的人被杀害了,有的被拘留,有的莫名消失。我个人则中断了学业,失去了未来抱负和梦想。我从叙利亚逃到了约旦,成为一名难民。 

    我从叙利亚逃离的过程,可能显得比其他人要容易一些。我知道,有的家庭不得不步行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以避开有军事行动的地区,他们必须越过非官方的边境地区进入约旦。他们还得非常小心地躲开子弹和炮弹。当难民抵达边境的约旦一侧后,约旦军队会把他们交给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以便将他们安置到难民营中。这段“征途”可能耗费一个多星期。

    难民营生活

    我被安置在“著名”但条件并不好的扎塔里难民营。我不想永远待在这里,因为这里只有帐篷,冬天很冷,夏天很热。叙利亚难民已被转移到沙漠中心区域,那里没有基本的供人居住的条件。看到那些曾经在叙利亚过着舒适生活的家庭,现在却在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能活下去而煎熬和挣扎,我感到心痛。

    难民营里的情况,从任何方面看都是悲惨的。这里缺乏食物和水,卫生保健服务低于平均水平。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只带了衣物就逃难到别国的家庭、没有工作的男人、孩子、孤儿、无法继续学业的年轻人、无法动弹的伤者,等等。

    到达约旦后,我和叙利亚的社会活动人士一起工作,想要提高难民营里的生活水平,致力于为叙利亚难民家庭提供毛毯、食品、饮料、药品、教育等物资和设施。这项工作在最初的几个月开展得非常困难,但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组织介入后,情况变得好些了。

    帮助难民的组织并不多。确实有一些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前来支持和帮助难民,但这远远不够,因为难民营的人实在太多了。难民营中的医疗条件是如此的简陋,只能用于急救和治疗简单的疾病,很多人因为缺少对症的药品而死亡。去年冬天,3名儿童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中死亡。每个夏天,一些儿童会因为感染疾病而死去。

    那些处于大学教育阶段的青年,并没有获准进入约旦的大学学习。难民营里比例非常高的儿童,也不能够上学,因为孩子们的家庭负担不起把孩子送到学校的费用,还有不少孩子是孤儿,没有人可以照顾他们。

    特别需要的是心理重建,帮助难民们消除负面情绪。许多事情都必须要有人去做,尤其需要国际社会的努力。因为,那些没有经费资助的小组织不可能完成这些。我觉得,国际社会必须有一个像“消除化武”一样认真的计划。

    回家的渴望

    难民们都是因为战争被迫来到难民营的,他们别无选择。难民们谁都不希望永远待在这里,但国内的战事并没有平息,所以他们不得不在扎塔里难民营安顿下来。

    祖国仅仅在几英里之外的地方,却显得那么遥不可及。然而我注意到,人们对于“回家”仍然怀有热切的希望和冲动。从孩子们讲出的话中,我时常可以感觉到一些“暗示”:他们不打算永远留在这儿,他们要回家。

    我曾在难民营里遇到过一个刚来的朋友,他被政府军的导弹碎片伤到,到达难民营时几乎完全不能动弹。而且,他同时失去了他的母亲和两个兄妹。事实上,在难民营里我几乎找不到一个人没有在叙利亚内战中失去家人、亲戚或朋友。那个受伤的朋友用非常慢的语速对我说,医生告诉他他会恢复健康并且能像以前一样走路。说这番话时,他的表情和手势都充满了希望、坚韧和勇气。从他的眼中我可以看到,有些想法其实从未消失——我们可以回去重建叙利亚,因为我们可以做到。

    难民们即使在煎熬着,但依然在荒芜之地重建他们的生活。他们建立了一个名为“香榭丽舍”的集市,在我看来,这个名字中透露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但同时,这也可以算是对他们现在所处的政治及人道主义处境的一种讽刺。

    我认为,从任何角度上看,目前都很难找到一个政治解决的方案。叙利亚已经被反政府武装和政府撕裂,每一方都有来自区域的和国际上的支持,他们似乎并不真正关心叙利亚人民正在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在又一个“难民日”到来的时候,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再也不需要这个纪念日。我希望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回到他(她)的祖国、他(她)的土地、他(她)的家,可以不惧任何后果地自由行使权利。我希望我可以返回我的祖国叙利亚,可以继续我的学业,为国家的重建工作贡献力量。我坚信,我们终将找到回家的路。如果我们团结一心,叙利亚终将成为地球上的一片乐土。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相关报道

    全球难民人数已达历史新高

   “这个世界不应将他们遗忘”

   “公众对难民问题的认知变化给了我信心”

“我们终会找到回家的路”
全球难民人数已达历史新高
“这个世界不应将他们遗忘”
“公众对难民问题的认知变化给了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