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麦积山的时候,正赶上下雨。当地导游兴奋地说:“你们赶上了麦积八景之一的‘麦积烟雨’!”
下雨怎么就成了著名景致?不到麦积山还真不能理解。和其他三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北方粗犷气质不同,麦积山坐落于一片翠柏苍松之中。攀上最高处俯视下去,尽是层峦叠嶂,俨然南方的山林。烟雨蒙蒙的环境,让麦积山石窟傲立云雾之间,身处松林云海之中,我对石窟二字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麦积山位于天水市东南35公里处,是秦岭山脉西端的一座山峰。由于山的形状犹如麦垛堆积,因此也称之为麦积山。
险峻是它的一大特征。北朝诗人庾信这样描写麦积山的险峻:“高峰寻云,深谷无量……百仞崖横,千寻松直……异岭共云,同风别雨。”杜甫则在《山寺》中赞颂其雄峻之美:“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悬崖置屋牢”,杜甫用简单的语言,展示了麦积山石窟的工程成就。与一般石窟不同,麦积山的开凿环境险峻很多。普通石窟大都起于平地,距离地面不会很高,但这里距地面最高处达142米。开凿时,首先从下往上堆积木材,达到高处后施工,每造一层,就拆除一层木材,最终拆到山脚。因此,民间也流传一种说法,“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
修建的艰辛,换来了麦积山石窟后世的相对安宁。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相比,麦积山石窟在后世受到的破坏小得多。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处在群山峻岭中的地理位置以及异于平常的高度。除了被地震等自然原因损坏之外,很少受到人为的破坏。哪怕在“文革”时期,石窟的保护者通过将栈道拆除的方式保证了石窟的安全。可见,“远离尘世”也不是坏事。
麦积山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从后秦时期开始建造,到今天保存下来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洞窟共194个泥塑像、7000余身石雕像,1300平方米壁画。这些窟龛全部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中间因为地震原因而坍塌,因此现保留有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
雕塑家刘开渠赞誉麦积山石窟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最突出的特色,是在泥塑上的成就。这里地质条件无法支持凿出坚挺伟岸的石雕形象。由于岩石不是花岗岩,而是红砂砾岩,因此光滑造像在麦积山极难实现,只能采用泥敷或泥塑的方法。另外,麦积山石窟中很多洞窟为民间行为,不似其他官方敕造的石窟寺可以举全国之力建造(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建造时间长达20余年),而酥松的岩体让开凿相对容易。
中国文化对泥土的信仰相当久远,自女娲造人开始,泥土便与中国人的生命观息息相关。在麦积山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塑像的制造者运用高超的智慧,把泥土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内容既包括佛教元素,又包含了非常多的世俗情怀,风格多样。与莫高窟中严肃、规范的造像相比,这里的泥塑作品更接地气,笑容更多。尤其是从北魏时期的塑像开始,很多佛像都是微微俯视、微笑和蔼的形象。
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东崖第44窟的园塑阿弥陀佛像。这座佛像女性色彩浓厚,头部微微前倾,柳叶眉、丹凤眼,一副东方美女的面容,看得出在西魏时期佛教造像本土化风格已经成型。佛像眉眼间的微笑,更让人笼罩在强大的慈母光辉之下。据说,这座造像原型是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因皇帝迎取柔然公主为妻,她被迫交出皇后的位置,被放逐到麦积山求佛,并最终在此悬梁而死。把她塑成微笑的样子,可能也是后人对其辛酸身世的一种补偿。
第37窟中,主佛旁边的菩萨双手交叉在胸前,体态婀娜,嘴角间露出淡雅的笑容。这对造像没有过多装饰,形象干练,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代表作。
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佛教传到这里,印度元素逐渐褪去,中国人的思想和形象渐渐成为主流。同时,佛教信仰走入民间,东西之间文化的汇合,以精神世界为纽带,为后人留下了千古杰作。隐没于深山峻岭之中,麦积山石窟历经千余年的历程,开凿几乎从未间断。这是民间信仰和坚持的力量,也是世俗化造像背后笑看沧桑变幻的心态使然。
如今的麦积山已不仅是石窟,而是一种历史积淀起来的生活空间,信仰、社区、自然景观,都是它世界遗产价值的有机组成。也只有各种元素汇聚于此,麦积烟雨才会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经典。这是人认识生命、理解自然的神圣所在。
攻略
交通:麦积山石窟距天水市约1小时车程,可从天水火车站乘坐旅游专线车前往景区。
门票:70元/人,讲解费:10元/人。
开放时间:夏季为8:30~17:30;冬季为9:30~16:30。
提示:由于阶梯较多,建议穿平底鞋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