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陈林:把科研当成孩子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19日   06 版)

    微寄语

    希望年轻人不怕吃苦,能够有更多的人为农业技术作贡献。


    土生土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娃陈林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学技术帮助农民致富。

    上大学时,陈林坚定地选择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毕业后,得知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即将进行30万亩地农场开发,陈林毅然进入这家企业。

    但现实却让他备受打击,他被分配到天业塑化集团塑料厂,在硬管车间搬运塑料管、打扫卫生。作为兵团子女,陈林从小就会干各种农活,所以他并不怕吃苦,他着急的是自己的专业无用武之地,半个月以后,和陈林一起进厂的5名职工走了4个。“我觉得把我们放在基层是一种锻炼。”他这样安慰自己。

    “打杂”的两年多里,陈林打过井,开过拖拉机,也种过地,但他从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

    冬天,他常开着拖拉机去田里给灌溉管道排水。新疆的冬天格外冷,他和同事几个人穿着皮大衣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

    2001年,天业公司提出节水技术走出国门的战略。作为公司唯一一个经过技术培训的大学生,陈林被任命为中塔(塔吉克斯坦)滴灌项目组组长。

    在国外工作,陈林也经受了很大的考验。因为要经常和塔方交流技术,语言不通常常让他的想法无法完全被对方理解,他便下定决心掌握俄语。很长一段时间,陈林都是白天在项目现场工作,晚上回到住地自学俄语。3个月后,他已经能熟练跟塔方工作人员交流了。

    刚到塔吉克斯坦,塔方便把陈林他们带到一块石头地,“他们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地里种植成功,那其他的田也就不成问题了”。

    这对陈林来说,很像一个下马威。

    为了顺利种植,陈林带着同事们在那块石头地里光捡石头就捡了半个月,后来又调整了在国内种植用的膜的宽度和种植间距等。慢慢地,看到棉花苗出来了,当地人才开始渐渐接受这个项目。

    2008年年底,陈林担任天业农研所所长和膜下滴灌水稻课题组组长,在试验田里研究膜下滴灌与水稻种植。这项陈林从2002年就开始参与研究的课题,几年来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实验了300多个水稻品种,才最终筛选出适宜的品种。

    从2009年开始,种植项目从实验室搬到试验田,陈林成为领头人,他的工作也更繁重。为了解决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一个月里,他吃住都在地里。

    几年的坚持换来的是技术上的突破。2012年,这项技术荣获自治区发明专利一等奖和全国专利优秀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对高产田进行测产,平均单产达到836.9公斤。

    陈林把自己研究的项目技术当成自己的孩子,每当看到技术上有突破或者技术进行推广的时候,他都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走到哪儿都宣传我们的种植技术,都成职业病了。”陈林笑言。

党芳:青春在兵团扎根
《邓小平文集(1949-1974)》和《邓小平传(1904-1974)》出版
陈林:把科研当成孩子
聚焦改革热点 凝聚发展共识
共同为改革想招 一起为改革发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下)
团中央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走进新疆
演员房祖名、柯震东因涉毒被警方抓获
衡阳破坏选举案:一届市人大代表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