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路出生于湖南一个边远乡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田为生,家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贫。父母几乎没有念过什么书,但是却明白“宁可穷了家业,不能蠢了子女”的朴素道理,一向都鼓励和支持刘仁路好好学习。
农村的生活虽然艰苦,刘仁路却喜欢苦中作乐。没有书籍,他就观察和研究身边的小生命、漫山遍野的花朵、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这些都激发了他对生命世界的无限好奇和兴趣。同是湖南老乡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更激励着他的梦想——努力成为一名生物学家。
2010年,刘仁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可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他却高兴不起来,“家里实在太困难了,不说学费,连路费都难以筹齐,怎么办呢?”刘仁路利用暑假瞒着父母,到县城找了一份家教。一个假期下来,他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1000元。
揣着这1000元,加上父母从亲戚朋友们那里借来的钱,刘仁路惴惴不安地到学校报到了。交了学费,生活费又成了问题,今后应该怎么办呢?正在刘仁路为此苦恼时,国家资助政策给他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他向老师了解相关政策,其中高额度的国家奖学金让他心动不已。他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奖学金来解决学费、生活费的问题”。
大一时,本可以获得国家助学金的他,把机会让给了比他更需要的同学,自己则经常利用周末出去做家教。学院领导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优先安排他到学院的值班室勤工俭学,让他不用再为生活费分心,可以一心一意学习。
国家资助政策给他这样的贫困学生吃了定心丸,他学习上更加刻苦了。自习室、图书馆里经常留下他的身影。刘仁路每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都独占鳌头,大二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三又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在那艰难的时光里面,是国家的奖学金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使我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的梦想更加坚定。”刘仁路说。
刘仁路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非常喜欢做实验,喜欢在实验中思考问题。在一次解剖实验中,刘仁路不小心把手中的解剖针掉落到了黑暗的实验桌底下,摸黑寻找一根小小的针是多么困难。“要是解剖针能像自己小时候身边的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该多好呀!”刘仁路这么想着。之后,他经常跑去图书馆查资料、看文献、画图纸,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设计发明的“一种新型解剖针”在一年多的坚持努力后,顺利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授权的专利证书。
解剖针获得了国家专利给了刘仁路非常大的鼓舞,从此以后,他对发明创造到了痴迷的状态,他相继对药匙、滴定管、游标卡尺、量角器、螺旋测微器等实验器具进行了改良,一口气拿下了9项国家专利证书。2013年8月,鉴于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刘仁路获得了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来到师大,最能触动我心灵的就是学校的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八个大字。”刘仁路说:“国家奖助学金,说到底是国家财政的钱,是每一个纳税人的钱,我要懂得感恩,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学习之余,刘仁路非常热衷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支教”、“走近山村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活动,在活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
“艰苦锻造凌云志,资助托起成才梦”,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支持和学校的关怀下,经过刘仁路的努力,2013年9月,他被免试推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对于未来,刘仁路充满期待,成长路上,他早已将艰苦朴素当成一种习惯,将开拓创新化为一种素养,将服务社会视为一种责任。他说:“艰难困苦锻造的是我坚定的志向,国家资助政策是托起我成才梦想的有力后盾,我会继续努力,为了我的梦想,为了所有帮助过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