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于米提·吾布力:

越失败,越追求成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22日   06 版)

    于米提·吾布力出生在祖国最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母亲因公司破产而失业,全家的经济重担落在了父亲身上。深深懂得家庭艰辛的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2007年夏,他以复旦大学乌鲁木齐市双语班考生中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 

    初到上海,经济条件的困难就摆在了他的眼前。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及时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让他不再为学费和生活费烦恼。但他更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好强的他决心进入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光华公司,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由于他的汉语基础并不是很好,连续三次竞聘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态度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努力、刻苦、乐观向上,最终他如愿成为了光华公司的一员。在近一年半的时间中,他抓紧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经过四年的努力和拼搏,2012年6月,他参加复旦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评选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他的个人经历和精彩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被评选为复旦大学2012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

    作为少数民族学生,他正式接触汉语的时间比较晚,在进入大学前,他只有在理科课程上才听得到老师用汉语讲课。汉语学习,成为了他进入大学后最重要的挑战。经过两年的不断努力,本来说普通话会掺杂维吾尔方言的他,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纯正的汉语,还考出了国家普通话测试二级甲等的优异成绩。

    对语言的兴趣,激励着他继续挑战自我。大学四年,他经过不懈努力,从英语将近零基础的状态,变得可以和留学生交流。除此之外,他选修德语课程,作为他的第三门欧洲语言。再结合本来就有优势的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土耳其语,讲的不太好的俄罗斯语,作为“穆斯林经语”的阿拉伯语,他一共学会了9种语言。

    小时候,他曾埋怨过父亲抛下一家三口去喀什支教。但随着自身的成长,他渐渐被父亲的投入和用心感动,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进入大学之后,他决定以父亲为榜样。

    2012年9月,他决定踏上父亲曾走过的路,成为“中国大学生扶贫接力计划”——“复旦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前往宁夏西海固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这一年中,他收获了一个个艰难却快乐、朴实而真诚、深刻且震撼的支教故事——冬夜凿冰取水、三餐土豆相伴……然而,借用老支教队员的一句话来说:“没有经历过这种艰辛,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没有拥有过这种快乐,就不曾体会快乐原来如此纯粹。”

    他尽心尽职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为他们打开一扇心灵之窗;他发动身边的人组织了“爱心明信片”等公益活动,为山里娃娃送去一台MP3播放器作为新年礼物。他的坚持与奉献,使他获得了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如今,他已经是复旦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回忆起过去四年的“失败”与“成功”、“徘徊”与“拼搏”、“泪水”与“笑容”,他觉得,失败的磨练不仅促他奋斗,更让他得到了收获,激励他追求成功。他相信:“困难、问题都是一时的,只要我们坚持梦想,顽强拼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奇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9月22日 06 版

为下到基层的免费师范生助一臂之力
免费师范生政策不能虎头蛇尾
福建师大:为新生配置专属“守护人”
行健不息需自强
从贫困生到“世界记忆大师”
越失败,越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