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84岁的阎肃,自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也充满了军人的豪迈:“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如此“风花雪月”的阎肃,却也看到了“社会上绯闻、丑闻、花边、桃色;作秀、作呕,低俗、恶俗”。
近日,阎肃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说:“艺术本身应该是严肃的,而不是一群搔首弄姿的人的江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得有个脊梁骨,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脊梁’。”
阎肃回忆,“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文艺和人民的关系,文艺来自人民,文艺服务于人民;二是,要出新创作,出精品,数量没用,要有质量;三是,文艺不能完全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阎肃认为,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各个地区的文化厅局和宣传部,不能再满足于“今年写了几个戏进京”、“今年获了几个‘五个一工程奖’”,而应该做一些更贴近大众的实事。
出生于1930年的阎肃,亲身经历过国民党统治大陆最后几年所做的“反腐”努力,但最终大厦将倾无法挽回。阎肃说:“要占领一个国家,从文化上占领最为根深蒂固。几十年潜移默化,人会变成另一个样子,最后再努力就没有用了。我不是危言耸听。”
阎肃直言,当前的社会导向存在问题。他引用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句名言——“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阎肃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中说:“在一些人不遗余力、重金营造、推而广之的情况下,我们有少数人还争先恐后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被市场、收视率牵着鼻子走,还津津有味、得意非凡,这还有点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良知吗?”
他对当前音乐存在的怪现状提出批评。“以前的音乐工作者有两种,一种是学院培养的,一种是音乐公司和音乐人培养的,现在却出现了第三种——什么都没干过,不知怎么就混出了名。”阎肃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有些年轻歌手在装束上下功夫,不在音乐本身上下功夫,不是把音乐当成事业,甚至连职业都不算,而是当成吃饭的工具,成了跑江湖的。有人看李玉刚出名了,就来模仿男生唱女声;看‘玖月奇迹’火了,就也来个组合。这些都是靠不住的。”
阎肃认为,现在的歌手大赛,评委并不只盯着学院派,而考虑了观众欣赏口味的多元,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已成为常态,有很好的一面。但让人感到担忧的是,现在艺术院校扩招太多。“一招上万人,毕业后没地方去。艺院培养人才,不能这么盲目。”
阎肃感叹,当前社会有点儿怪——真正需要的技术工人,像8级钳工,没人做;唱歌跳舞的满大街都是。“可这树林里没有啄木鸟,全是嗡嗡叫的知了,冬天一到就没得饭吃。光会嚷嚷有啥用!不是生产力啊”。
对年轻歌手遇到的困境,阎肃也表示理解:“他们有他们的难处。如,没有为他们量身定做曲目的作曲家——这是很要命的。凡是成名的歌手,背后肯定有支撑。没有何沐阳(中国著名词曲作家,代表作《月亮之上》、《彩云之南》等——记者注),就没有这些‘民族风’;龚琳娜也是因为有老锣(德国音乐制作人——记者注)对中国戏曲的迷恋,才会出现《忐忑》。”
阎肃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他每年到“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就往清华大学跑,担任清华大学“一二·九”学生合唱比赛的评委。他说:“这是一些有家国之思的青年。担当民族脊梁重任的还是他们!”他说,有人说大合唱“土”,我觉得一点都不“土”,特好!
阎肃回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脱离稿子,说了很多书目。阎肃透着一点儿小骄傲:“这些书我还都认真地读过。我读书不少,获益匪浅。但现在大家似乎不读书了,这需要改变。”
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时,阎肃特别注意到有两位网络作家出现。“网络作家也分为好多种。有的是负责任的,有的是不太负责任的。有的很不负责任,看到一辆车、一个美女,就能编出贪官用公车接情妇的故事。这能称为艺术创造吗?还有,我希望网络写手不要搞两面派,网上一套,网下一套,得一以贯之。”
本报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