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低调的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而立之年开始了一场创新的升级,方向直指工业4.0。
今年8月,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在致员工的一封信中写道:“数字洪流就像山崩海啸一样,会冲垮原来存在的诸多行业边界,洞穿原有的商业模式。这种跨界洞穿在信息产业内部表现为IT、CT、Internet成为一体,而在传统行业来说,就是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由此导致的生生死死无处不在。”
这种信息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是德国等国家在着力打造的工业4.0,即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的变革。
行业新常态下寻找蓝海
中兴通讯负责战略规划的副总裁孙枕戈算了一笔账,每年全球通讯数据量翻一倍,可全球通讯业的收入平均增长却不到3%。增量与增收并不匹配,并且这并非偶然,而是行业的新常态。
“这意味着如果只在行业里打转儿,很难有大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蓝海。”孙枕戈说。
2012年,在企业亏损、发展陷入低谷之际,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在汽车城襄阳宣布,要在跨界融合领域闯出一片产业新蓝海。
如今,一项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其原理是通过非接触的电磁感应方式进行电力传输。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建设充电桩,只需在电动汽车上加入无线充电装置,在停车位上装入相应的充电装置(可以埋入地下),就可以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车主只需将汽车驶入有充电装置的停车位,打开手机APP发出指令,汽车就能自动充电。
目前,中兴通讯正从公交车入手与各个城市展开合作,现在达成合作意向的城市已经超过10个。
创新的轨迹
今年8月,史立荣宣布启动了M-ICT战略。他呼吁员工转变思维方式,“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降临,需要我们奋力站在潮头,把CT视野扩展到M-ICT视野,从一个3500亿美金容量的市场扩展到一个3.5万亿美金的市场”。
从CT(信息传递)到ICT(信息及通信技术融合后产生新的产品及服务)再到M-ICT(M即为万物互联),这些英文缩写字母的变化清晰地勾勒出中兴通讯发展的轨迹。
沿着这个轨迹,中兴通讯从2G时代跟着走,3G时代同步走,到4G时代的局部领先,不断赶超着欧美同行。截至目前,其已在全球获得超过170个LTE\EPC商用合同,进入70%已投资4G网络的国家。
仔细观察这个发展的脉络可以发现,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创新一直是中兴通讯的生命线。
下面这组数据可以最好地说明这一点:公司现有员工6万名,其中研发人员近3万人,占比近5成;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平均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兴通讯也没有减少对研发的投入,近3年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2014年第三季度研发占比为11.54%,达到历史高点;2012年,公司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184件,跻身欧洲专利申请前十强,2011年和2012年,中兴通讯连续两年蝉联全球PCT专利申请量第一。
如今,中兴已经把创新的触角伸入通讯业竞争最核心的领域,要参与、引领行业标准的制定。
业界通常认为,5G是2020年以后的事儿,对5G的认识也存在很多分歧。但中兴通讯已经在尝试5G技术的落地。今年6月在荷兰举办的5G Summit上,中兴通讯首次提出Pre5G概念,在业内引起轰动。其提出在特定场景下,可将5G中的部分技术直接应用到4G中来。11月,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在深圳完成了全球首个Massive MIMO基站的预商用测试,这也是全球首家推出pre5G商用基站产品。
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
如果说,M-ICT是中兴通讯通往工业4.0的桥梁,那么CGO(Cool、Green、Open)则是中兴通讯撬动M-ICT的支点。
CGO既是一个创新实验室的名字,也代表着中兴通讯在万物互联时代的最新主张。史立荣说,CGO实验室不是像以前那样追求集成创新、微创新,而是为了面向更长远的未来进行基础创新,也探索符合人性的体验创新。
C即Cool,成为一家酷公司,已成为中兴通迅的最新目标。史立荣在致员工的信中写到,90后有一句话“你若端着,我便无感”,冷眼端着的态度只是无知的另一个代名词。“我们必须改变,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成为一家够酷的公司,我们又何以为客户创造够酷的体验?”G即Green,不仅仅意味着节能环保、自然生态友好,还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创新环境。Open意味着全面开放,打造产业新生态,构建全新组织能力。
孙枕戈说,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就是CGO实验室孵化出来的项目。这个兼具VC(风险投资)与PE(私募股权投资)职能的实验室,鼓励员工毛遂自荐,自发创新。目前实验室里正在孵化的有二十几个项目,其中能做财务核算的有十几个。“能做财务核算意味着可以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在成功的路上已经走了一半。”
近30年来,创新已经融入这家企业的DNA。“什么叫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叫创新。” 孙枕戈说,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创新。
本报记者 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