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青年农民工有了“精神家园”

——合肥市包河区探索建立农民工文化驿站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18日   07 版)

    近日,轮休的六安小伙杨浩正在来到附近的文化驿站,他翻开一本《老人与海》,坐在角落里开始静静地阅读。在走廊另一头的兵乓球室,他的三五个工友正在酣畅淋漓地“切磋”球技。“之前去过不少工地,日子不算辛苦,但很乏味,到了这里才真正享受到业余文化生活的乐趣。”杨浩说的正是合肥市包河区农民工文化驿站。

    总站+分站,让服务全覆盖

    合肥市包河区是“安徽第一城区”,近几年集中了合肥市近一半的重大市政工程拆迁建设量,集聚了约40万名农民工及产业工人。

    由于建筑工地大多远离市区,农民工聚居区宛如一个个“文化孤岛”。“上班时干活,下班就睡觉,打打牌、喝喝酒”,是大多数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模式。然而,随着这个群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尤其80、90后新生代逐渐成为用工主力,农民工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

    为了服务好这一特殊群体是文化需要,包河区把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文化强区”战略和“民生工程”,按照着重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便利性原则,设立50万元专项启动经费,推动“农民工文化驿站”建设。

    “工地虽然偏远,但工地门口的文化驿站却让我们找到了精神的家园。”杨浩深有感触地说。据悉,这些驿站郝建在农民工集聚地附近,如今已在该区全面铺开,构成了区、街镇、社区、工地(企业)四级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底,该区已经建成标准文化驿站20个,其中区文化馆建成1个总站,负责统筹协调各分站活动;依托镇淝河、大圩文化站建成了两个街镇级农民工文化驿站;在滨湖惠园社区、包河工业区车谷社区、包河苑建成3个社区级农民工文化驿站;在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京华世家建设工地建成了14个农民工文化驿站。

    在建设好标准化驿站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农民工文化需求,包河区又协调建立“敞开大门、民工共享”的资源共享机制,引导中科大、合工大、省图书馆等20多家驻区单位的文化资源向农民工免费开放,初步搭建起“一总站+N分站+载体共享”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格局。

    如今,文化驿站在包河遍地开花,宛若一颗颗明珠散落包河大地,化为甘泉滋润着农民工兄弟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化“订单”,让服务舒心贴心

    上网、看电影、休闲娱乐报、经典历史故事……在包河区滨湖新区金融后台基地建筑工地上班的四川姑娘小梁,对着驿站工作人员分发的调查问卷认真填写,更让她惊喜的是仅仅过了一周,理想的阳光就照进了现实。

    为了让农民工文化驿站更好发挥作用,该区专门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意见征询体系和服务项目动态反馈机制,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簿,就驿站内部文化资源配置、活动形式、开放时间、管理模式、服务内容等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再对征求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梳理,原则上按照占比60%以上的农民工需求来设置驿站功能,同时又注重差异化需求,照顾到新生代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农民工子女等特殊群体文化需要,“文化怎么办,请你来点单”,成为驿站内一道独特风景线。

    如今,该区根据“订单”调整“菜单”为农民工送文化,变以前的“被动填鸭”为“主动介入”,通过送电影、送演出、送培训等形式,将各类“新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送到他们的“家门口”。针对农民工收入低、时间少、渠道不畅等实际情况,包河区在文化驿站内建设图书流通点(站)、读书室、流动书屋等,既配备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党报党刊、经典著作,又专门配备农民工喜爱阅读的各类书籍,以及对提高技能有帮助的专业书籍,以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同文化水平乃至不同性别的文化需求。截至2013年底,全区共建成图书服务点(流通点)24个,先后为17个驿站赠送图书2万多册、影像资料2000多盘,设置专门书架100多套。

    “这里不仅满足文化需求,还是精神的‘幸福港湾’。”包河区文化馆馆长曹薇介绍,根据农民工需求,该区在每个驿站图书阅览室又开辟出上网专区,提供信息查询、车票预订,开设“亲情电话”、“亲情视频”。针对农民工长期在外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在每个驿站开设心理健康辅导站、悄悄话信箱以及组建近百名心理咨询师参与的“流动知心队”,加强对农民工群体文化熏陶和心理疏导。

    针对假期来合肥探亲的“候鸟”、“空巢”老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该区还与辖区高校及义工机构开展共建,在文化驿站里打造快乐学堂、乡村少年宫、读书郎俱乐部等平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课业辅导、经典诵读、素质拓展等系统化教育服务,尽力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平时夫妻双方都上工,小孩子一个人在家,特别担心安全问题。真是感谢这个驿站,保证了孩子安全,还能让孩子有了玩伴,像城里人一样读书学习。”在滨湖和园小区做保洁的农民工张晓兰每天早、中班之前,都会把孩子送到惠园社区文化驿站的快乐学堂,放心又安心。

    多措并举,让服务常态长效

    一曲欢快动感的《小苹果》,让杜耿和工友们忘记了初冬的寒风。高一阵阵掌声,更让他们受到了主动参与带来的骄傲和自豪,“并不是只能欣赏他人,只要愿意展示自己,每个人都能出彩!”

    农民工文化驿站建成了,如何在常态和长效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包河区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服务模式、培育人才队伍等方式多措并举,在“外引内育”上下功夫,确保文化驿站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和长效化坚持。

    在外引上,该区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长效化。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与驻区100多家企业结成对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文化驿站的建设和维护。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该区筹集用于农民工文化服务的各项经费达700多万元。

    与此同时,该区创新服务模式,在抓好驿站日常服务的基础上,注重节庆活动与常态服务相结合,利用传统节日及春色滨湖旅游节、绿色大圩葡萄节、文化旅游节等本土节庆,策划举办小型农民工文化演出、展演专场;坚持将农民工文化活动融入“幸福包河行”社区文化节,2012年以来,82场文艺巡演、20场“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中,分别有21场、9场安排在工地或企业。坚持驻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对远郊及条件薄弱的工地工厂,驿站开展送书报、送戏曲、送电影、送剧团、送心理辅导、送网络“六送”服务活动,消除文化服务盲点。2012年以来,已为建筑工地送图书1万多册次、演出40多场、放映电影100多场。

    “要激活农民工文化的‘一池春水’,离不开对农民工文化人才的挖掘、培育。”据区文管局局长詹雄才介绍,该区打破体制壁垒,先后公开选拔15名高素质专业文化人才充实农民工文化服务队伍,并从各类剧院、演艺集团、高校院所常年聘请专业“名角”和志愿“名师”,建立约90人的农民工艺术培训教师库,提供有针对性的艺术培训和指导活动。试点建立“农民工文化特派员”机制,聘请合肥市各类文艺协会人员、学校艺术类教师等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组成“文化特派员”,指导驿站开展文化服务。

    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特别注重从农民工群体中吸收发展志愿者,根据文艺特长,分类组建戏曲、舞蹈、音乐、书画、体育等多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文艺献演、艺术辅导等文化公益服务活动,培养农民工文化参与的自觉和文化融入的主动性。2012年10月,在滨湖新区打工的杜耿与工友们一起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如今已成为展示农民工兄弟风采的一支“明星”队伍。近两年时间,全区已经涌现出了十几支像杜耿这样的农民工文化文艺团体。

    “当前,精神生活匮乏和价值认同的缺失,已成为困扰进城农民工的‘痼疾’, 文化驿站正好发挥了潜移默化提升素质、塑造价值观念的作用。”包河区委宣传部领导表示,该区将农民工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未来还将逐步扩大农民工文化驿站的覆盖面,让农民工群体在更高层面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培育现代新市民人文素养的崭新路径。

    (王磊  杜怀才)

中兴通讯:创新奔向工业4.0
团十堰市委开展南水北调主题团课队课
保护母亲河行动实施15周年总结交流活动在京举办
湖南郴州:为青年创业搭好台
两项高招新政剑指招生腐败
以沃4G的名义,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只要你敢“创”,失败又何妨
青年农民工有了“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