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1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百姓用“亲民票价”看“一流演出”

国家大剧院:世界的剧院,平民的剧院

本报记者 蔡梦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23日   12 版)

    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指导《阿依达》排练。

    一场周末音乐会上,观众一起学唱《黄河大合唱》 国家大剧院提供

    国家大剧院内景。本报记者 杨姣/摄

    近6000场商业演出,6685场公益艺术普及活动——这是不久前刚度过开业七周年的国家大剧院,用数字交出的“七年答卷”。人们称国家大剧院为“夜明珠”,因为每当夜幕降临,这座椭圆形的建筑总是灯火通明、星光闪烁。熙熙攘攘的人群汇集于此,看歌剧话剧、赏芭蕾舞蹈、品戏曲名段、听交响音乐……仅2014一年,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便突破了92万人次。

    回想2007年国家大剧院刚刚建设落成的时刻,院长陈平感慨万千:“当时,许多人观望、质疑、忧心忡忡——哪来那么多演出?有那么多人喜欢看吗? 它的文化价值究竟体现在哪儿?现在7年过去了,大剧院用实实在在的数字作出了回答。”

    7年磨砺,国家大剧院赢得“世界向心力”

    祖宾·梅塔,世界顶级的指挥大师。世界各大剧院想请他演出,常常需要提前几年预约。而来自国家大剧院的邀请,让他格外看重。2015年新年刚至,祖宾·梅塔就来到国家大剧院,一待就是一个月。为了执棒将于1月24日至2月1日演出的国家大剧院版威尔第歌剧《阿依达》,他执意留出档期与乐团、演员及国家大剧院制作方排练磨合。

    “国家大剧院是一个伟大的剧院,它拥有伟大的乐团、合唱团、制作团队……我相信观众在国家大剧院看完《阿依达》后,再去世界任何一个剧院看《阿依达》都会觉得失望。”祖宾·梅塔大师这样说。

    受邀担任国家大剧院版《阿依达》导演的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米凯利也对记者表示:“这里工作人员的热情和谦逊让我感动。”

    这感动大约源于某种对比。弗朗切斯科·米凯利强调:“在欧洲很多历史悠久的剧院,对于导演在创作上的想法和要求,院方常常显得麻木,他们会说:‘ 哦,知道了。’然后再无下文。但在国家大剧院,导演的想法会得到不遗余力的配合,大家会为一个好的艺术构思兴奋不已、全力以赴。”

    顶级的艺术家、顶级的演出、慕名而来的观众,构成了国家大剧院365天的常态。据统计,目前已有649家中外艺术团体、近20万艺术家登上过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我们坚持为老百姓引进最一流的艺术享受”。

    不过,口碑非一日之功。“大剧院成立之初,很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体对我们都持怀疑观望态度,请名家演出不容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剧院演出部负责人回忆。

    2008年,国家大剧院尝试邀请有“俄罗斯艺术航母”之称的莫斯科大剧院率团来华演出,由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沟通跟进。经过无数轮的协商,直到2010年4月,“俄罗斯艺术航母”莫斯科大剧院才终于携400多名艺术家访华,献上一部歌剧《奥涅金》、两部芭蕾舞剧《法老的女儿》和《堂吉诃德》,在国家大剧院连演12天。

    2011年11月,被公认为“世界第一交响乐团”的柏林爱乐乐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这“交情”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柏林爱乐报给我们的演出费实在过高,国家大剧院难以承担,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这位演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剧院干脆暂时把柏林爱乐“晾”了起来。“我们不间断地邀请其他世界一流名团来演出,逐渐形成了口碑和话语权:来中国演出却没上国家大剧院,绝对是遗憾。最后,柏林爱乐乐团绷不住了,主动提出降价演出。”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芝加哥交响乐团推掉了同档期内一些剧院开出的“天价演出邀约”,最终选择了国家大剧院;费城交响乐团甚至“响应国家大剧院号召”,在北京数家博物馆、公园等先后奉上免费演出,让老百姓大饱耳福;在国家大剧院的推动下,斯洛伐克小交响乐团还去北京妇产医院为孕妇们进行了公益演奏……

    国家大剧院的这种“向心力”,在国内院团、艺术家们的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中国最顶级的四大“芭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广州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都是国家大剧院的“常客”。2008年,“广芭”原本有一个去德国演出的机会,但档期正好与大剧院的演出相撞。经过权衡,“广芭”最终放弃德国巡演,带着现代芭蕾舞剧《梦红楼》亮相大剧院。

    海峡对岸,台湾地区的艺术家们也深受吸引。2015年1月22日,由在台湾享誉盛名的文化大师吴念真亲自操刀的系列戏剧《台北上午零时》,将首次登陆国家大剧院。这次合作可以说“一拍即合”:国家大剧院郑重其事发出邀请,吴念真欣然答应。在吴念真看来,以前两岸之间基本通过电视报道和新闻来了解彼此,“可能有些东西失之偏颇”,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家大剧院,应该成为使两岸互相理解、互相敬重的一扇窗户。”

    大剧院方和吴念真取得了一个共识:艺术是“润物细无声”的。作为中国艺术最高殿堂的国家大剧院,本身就是一座桥梁,能通过戏剧“放大两岸之间平民生活最细致的部分”:“一流的艺术享受,带给观众的就一定是最强烈的共振。”

    高雅艺术“低空飞行”

    这些高规格的演出,让老百姓觉得“过瘾”。

    61岁的原北京市某中学教师范秀荣已经攒了厚厚一沓国家大剧院的票根和节目单。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大剧院已经是我的精神家园,不来不舒服!”从小就热爱文艺的范秀荣,“喜欢广场舞,更爱大剧院”。过去,歌剧、交响乐、芭蕾舞往往是“贵族看的”,而国家大剧院成立7年来,范秀荣买过的票已有200多张,对世界各地的名团名家,她掰起手指头能说出一大串。

    最让她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去国家大剧院的经历。那是2007年9月26日,大剧院试运营期间上演的中央芭蕾舞团经典之作《红色娘子军》。范秀荣捏着票,沿着大剧院波光粼粼的北水下长廊往剧场走,边走边不住地张望,“当时觉得大剧院太壮观了,我觉得像进了水晶宫,眼睛都不够使的”。

    大幕落下,范秀荣还坐在座位上回味了半天,“我发自内心觉得,中国有这样的剧院,作为中国人还是挺自豪的”。

    从此,国家大剧院就成了她经常光顾的地方;不仅是因为好看,更因为票价实惠,“那些个顶级名团来大剧院演出,照样有好多80块钱的票,普通老百姓也看得起”。而如果是去看大剧院的“招牌演出”——周末音乐会,那就更便宜了。2008年,范秀荣加入了国家大剧院会员俱乐部,“欣赏周末音乐会只要花10块钱就行”。

    周末音乐会是国家大剧院从2008年推出的一项惠民演出制度:每周日请中外一流的艺术团体演奏经典曲目,并有大剧院工作人员深入浅出的讲解服务;票价不分座次仅售40元,大剧院会员则只需10元。这样的实惠,让周末音乐会场场爆满,每到开票日,不少观众早上5点多钟就来排队买票。

    早在大剧院尚处筹备阶段时,国家大剧院管理层就明确了一个想法:这个“国字头”的艺术机构有义务扛起国内“艺术普及引领者”的大旗,把艺术普及事业做成惠及大众、持久长效的“滴灌工程”,让高雅艺术“低空飞行”,使老百姓充分享受最优质的公共艺术服务。基于此,“周末音乐会”的设想应运而生。

    起初,阳春白雪的周末音乐会让老百姓有些不习惯。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部长王大羽记得,很多观众没接触过交响乐,完全听不进去,“听到一半儿就撤退了一大片”。为了让周末音乐会和普通观众真正发生“化学反应”,国家大剧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抓眼球的专题,如:“家庭亲子音乐会”、“不可不听的经典交响曲”、“全景贝多芬”等。

    范秀荣注意到了观众的成长。“以前大家经常听到一半乱鼓掌,其实人家还没演奏完呢。现在,大家在观众礼仪方面很少会出错了。”

    王大羽说:“我们考虑到了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在周末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上,特别注意由浅入深,讲究每场音乐会’一大加一小’——也就是在一部相对严肃的大部头音乐作品之外,精选一部灵动活泼的小作品,让观众听得不累。”

    冲着这份“物美价廉”,不少外地的音乐发烧友也慕名而来。几乎每个周日,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的李园园老师和她的学生们,都会迎着晨曦出门,乘坐早上7点多的火车,跨越170公里,赶到国家大剧院听一场周末音乐会。李园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如果不是去周末音乐会,我的学生们几乎没有条件到像样的剧场看演出。”每次来北京,除了周末音乐会,李园园和学生们还会在大剧院听讲座、看展览。“时间允许的话也会看晚上的演出,然后再坐晚班火车回唐山”。虽然很折腾,但每次学生们都对李园园表示“下周还想来”。

    王大羽强调:“艺术公益普及是降低门槛,但不意味着降低标准,周末音乐会与大剧院其他演出一样,同样坚持着高品味与高水准。 从2008年至今,参与周末音乐会的中外名团已有60多家。”

    据了解,亮相“周末音乐会”,很多名团的出场费都是“友情价”,甚至还有不少艺术家甚至常常是“零酬劳”加盟。北京交响乐团团长谭利华曾这样给周末音乐会点赞:“大剧院掌舵,众人划桨开大船。”在他看来,古典音乐的普及是一个需要大量财力和人力投入的事业,此前全国不少院团、艺术家都做过类似工作,但因多方面原因,常常是零散或短时间的开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周末音乐会是一个难得的普及平台,真正为城市带来了变化”。

    记者从院方得到确切消息称,“2015年,国家大剧院各类演出的票价,只降不涨”。

    不仅如此,大剧院还坚持将演出送到生活各个角落,“滴灌”更广泛人群。

    走出剧院的公益演出和艺术普及活动,大剧院每年得组织上百场,足迹遍布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福利院、甚至远郊区县的居民社区等。国家大剧院还把地铁变成了“流动的音乐厅”——从去年年初起,北京地铁10条线路的160个车站,每天有8.5小时播放由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提供的音乐作品。舒缓的旋律,让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多了一分舒心和笃定。

    数据显示,7年来,国家大剧院举办艺术普及活动6685场,仅2014年就累计达1090场,覆盖61.6万人次。大剧院为此每年投入约3000万元,“培养观众欣赏艺术的能力,不是通过花拳绣腿的作秀就能实现,而要持之以恒,潜移默化。”

    “破冰”青少年艺术教育,关乎未来国民素质

    北京校尉胡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郝韵,画了一个插着7根蜡烛的大蛋糕庆祝国家大剧院的生日,“我想谢谢国家大剧院的叔叔阿姨”。

    去年9月,国家大剧院响应北京市教委“首都高校与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的号召,牵手校尉胡同小学和自忠小学,创办“歌、乐、舞、剧、戏、书、画”等全门类、全覆盖的艺术教育课程,提供近600课时的艺术课程,覆盖小学所有年级,涵盖多元艺术门类,并组织学生观摩艺术演出。

    郝韵对 “排话剧”兴趣浓厚。在国家大剧院在该校开设的“艺术课堂”里,郝韵学到了不少戏剧知识。“我和同学们也排了几部戏,比如《三只小猪》和《皇帝的新装》。”郝韵说,“以前我以为话剧就是简单的表演,把词背熟就行了,可是我上课之后感觉很不一样,大剧院的老师让我们练习基本功:发声、打坐、朗诵。”这样“专业”的训练让孩子们心生梦想,“我长大了也能去国家大剧院演出”。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艺术资源一旦走出剧院和专业机构,就会成为丰厚的教育资源。大剧院和学校的牵手,将推动国内艺术普及教育向更多元的维度、更纵深的层次进行拓展。”

    面向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国家大剧院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着手了。从2011年起,大剧院在全市多所中小学建起了“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学校已扩充到153所,涵盖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六个城区。歌剧基地校的孩子们,每年都能定期欣赏歌剧、观看排练、聆听讲座,体验国家大剧院带来的魅力。

    北京市第166中学高一学生薄爱就是受益者之一。自从166中学成为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后,每个月,国家大剧院都会携手该校开展艺术沙龙、剧目欣赏活动。“你想聊世界上那些著名的歌剧,我和同学们基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薄爱说。

    据了解,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有一套完整的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已经融入基础教育之中。在我国,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比重还明显滞后。国家大剧院探索参与学校教育,将优质的艺术资源引入学生的课程之中,将有望为这一局面“破冰”。

    对于尚未走入社会的高校学生,国家大剧院也以特别的方式敞开大门,探索出“剧院呈现艺术产品,社会资助艺术产品,学生享受艺术产品”的惠民形式。每有名团名家到访,大剧院都会预留相当一部分的中高档票,学生们仅需约80元就可买到实际价值500元上下的演出票。

    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三男生林达武,就是在国家大剧院里第一次牵起了女朋友的小手。“当时我们拿学生证,一人只花80块钱就看了美国费城管弦乐团的演出,而且位置特别好,很靠前。花钱不多,但是浪漫指数爆棚了。”从那之后,抽空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成了小林和女友的“恋爱保留项目”。

    这项名为“IDG世界名人名作”的公益计划,已经让15所高校的18.5万学子受益。2013年,国家大剧院宣布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简称IDG)合作,为中国大学生提供项目专用票的票价补贴,项目专用票的价格将低于演出场次的最低票价,以鼓励大学生欣赏世界一流的艺术演出。

    陈平表示, 国家大剧院的初衷在于通过高雅艺术的滋养和滴灌,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升下一代综合素养,促进下一代全面发展。“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要让他们拥有更完整,更有质量的生命。” 

本报记者 蔡梦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1月23日 12 版

国家大剧院:世界的剧院,平民的剧院
文化在变,青年在场
老片重映重“口碑”
陈佩斯重返荧屏
“星二代”遭质疑
华裔日籍作家陈舜臣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