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脱建勇博士来说,“阀门数据分析与智能诊断系统”这个项目的立项来得并不容易。
从去年5月开始,脱建勇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进行“阀门控制系统”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通过企业两个周期的实际验证和结果分析,最终,这项科研成果转化的尝试成功了。
“阀门控制”是一个在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针对阀门运行的在线故障检测系统。在石化企业整个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阀门”一旦出现故障便会导致生产产品质量受影响,甚至引起停产和安全事故。
因此,以往许多企业都会采用定期事前维修的方法来保证各个阀门处于正常控制范围内,但这会给企业增加负担:生产从零到稳定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并产出许多不达标的产品。而脱建勇所研发的“阀门控制系统”能实时对生产过程中阀门的运动状态进行检测并判断其运作效果。这无疑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尽管目前看来,这项科研成果的转化有了成效。但脱建勇坦言,一方面,与企业对接的转化“流程周期很长,收益比较单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太大;另一方面,对于“没名气”的年轻教师,想要吸引到真正对口的、较大的工程项目并不简单。
这一年的实践,脱建勇明显感觉到,与科研相比,与企业对接的项目有许多局限和难处。比如,科研有更多方向的自由选择,而企业项目必须根据企业实际而具体的目标和需求来进行;一般的科研项目在时间上比较宽松,而企业项目阶段性非常强,必须跟上“时间节点”的步伐;此外,在与企业实际对接过程中,由于许多信息涉及企业保密问题,这让彼此“打交道”的沟通存在不少障碍。
更重要的是,对于像脱建勇这样的年轻教师,一般企业很难直接给予投资支持,他们往往需要第三方的“牵线”。
“阀门控制系统”就是这样一个案例。这个项目并非由企业主动“找上门”,而是由学校原有的另一家合作企业“牵线搭桥”而产生的。
因为有了“牵线”企业的搭桥和资金支持,“阀门控制”得以顺利进展。因此,脱建勇认为,许多年轻老师因名气“不响”吸引不来好的项目,如果学校能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进行对接会更有效果。
“我们属于专业类学校,在化工方面的校企合作多一些,对接成功率也高一些,但像信息技术这样的专业尽管有对接单位,但成功率还较低。”脱建勇说。
在脱建勇看来,当年轻教师带着科研成果走出去与企业直接打交道后,不仅会给企业带去实实在在的效益,对教师个人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收获。
他意识到,尽管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是更倾向于论文成果的发表,但校企合作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改变也是实实在在的——它把“高大上”的研究变成了“接地气”的技术。
脱建勇认为,与企业合作项目,一方面让教师对于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给研究提供更好的方向和基础。而另一方面,成果转化的实际经验也对教学的改进有着促进作用。
比如,当脱建勇给学生讲解“阀门控制”时,以往只会涉及阀门的特性曲线,“大概什么样子”;然而,通过项目在一线企业的实践,现在的课堂上,除了理论的特性,脱建勇还会向学生介绍实际生产方面的特性。
对他来说,与企业合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经验成了教学上的“第二教材”。
现在,“阀门控制系统”已经立项,而脱建勇所参与的另一个项目——“人工胰脏”也已取得理论成果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本报记者 诸葛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