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4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把实验室搬到矿井的赵光明

通讯员 王新林 本报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28日   T03 版)

    他说,自己的生活很单调,因为在别人的眼里,他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他又说,自己的生活很丰富,因为在科学的王国里,他找到了自我。

    33岁破格评上安徽理工大学教授,34岁担任博士生导师。从刚入校时懵懂、青涩的毛头小伙子到煤矿开采领域的青年专家,从普通青年教师到博士生导师,赵光明仅用了10年时间。

    愿意将实验室搬到地下好几百米的矿井中,当一名“地下科研工作者”,赵光明的勇气可想而知。一提起自己从事的采矿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赵光明就会变得兴奋起来。他喜欢和朴实、直爽的煤矿工人打交道,这些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行业内出色的技术人才。

    赵光明清楚地记得,1996年到李一矿实习,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煤矿开采现场。不想,这群大学生眼中神秘的探访之旅最后竟然在大家的心里埋下了阴影。

    一位矿领导正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实习前的注意事项并培训井下逃生的方法,没想到,当天井下发生事故的消息就传了出来。赵光明和其他同学一样,有点惊慌恐惧。

    但在留校任教后的十几年教学科研路上,赵光明恋上了煤矿,每周深入矿井两次。

    目前,赵光明主要研究方向是地下煤炭开采,这些年,他的主要科研成果集中在煤矿巷道支护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更好地为现场工程实施进行指导。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巷道支护难度也加大,而赵光明的科研成果主要针对煤矿不同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支护方式,使煤矿巷道工程支得住、支得省。

    以赵光明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8年的井下实践和理论攻关,成功解决了软弱破碎围岩巷道赋存结构、承载结构、支护技术等问题,对复杂条件下软弱破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围岩深浅支撑层结构理论,指导巷道围岩力学结构控制与支护方法设计,有力推动了巷道支护理论的进步,并在近50对矿井使用。

    他的团队负责的“急倾斜厚煤层综采技术研究”解决了煤层倾角45度至55度,最大达70度的煤层走向长壁综采的关键技术。此项成果和装备创造了煤矿综采机械设备开采的最大开采角度,填补了这一大倾角高难度综采的国内外空白,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赵光明坦言自己的工作成果与煤矿分不开,他的同学、朋友大多数从事与煤矿相关的工作,而他只是希望为煤矿工业多做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通讯员 王新林 本报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4月28日 T03 版

南理工校长:我们的产学研“破题”之旅
“治污”教授张建的科研转化经
吴刚:科技成果转化一定要找准方向
脱建勇:科研成果转化经验是“第二教材”
把实验室搬到矿井的赵光明
程洪:将外骨骼机器人升级为机器人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