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5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去”的如东 如何赢得明天

本报记者 田国垒 实习生 范鹏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19日   03 版)

    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江苏省南通市的如东县往往是这样的:城里蹬车拉客的很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养老院的床位供不应求,超市和电影院里空空荡荡……

    据了解,如东县比全国其他地区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也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去年年底,如东县60岁以上人口达28万人,占总人口比为29.26%。按照国际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即为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如东确实早已“老去”。

    “外界总是说我们这儿老龄化严重,可我们生活在这里也没有觉得多可怕。”如东县一位参与针对当地人口问题调研项目的人士说,“这个问题是可以改善的,而且我们有这样一个判断,提前进入老龄化的地区也一定是提前走出老龄化的”。

    计划生育先进县提前“衰老”

    依照最新的统计数据,大约每10个如东人就有3个在60岁以上。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如东县实行计划生育更早一些。如东县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就试点实行计划生育,70年代就已经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

    “当时是先行先试,我们严格的执行,其间也有很多人怀孕,我们就私下做工作,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过去说,如东是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面红旗,这话一点都不虚。”如东县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说。

    如东县试点计划生育时,独创全党动手、经济生产和人口生产一齐抓与“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幼托事业三项工作一齐抓”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并由此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称号。在当地,有这样一个案例被广泛宣传:岔河镇农民季方珍一家三代招婿、四代女孩,放弃生二胎,成为全县计划生育的楷模。

    从1997年开始,这个计划生育先进县已连续18年人口“负增长”。2013年年末,如东户籍人口104.3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2‰。按照当地官方保守统计,30多年来,如东全县少生近50万人。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整个南通地区的老龄化压力其实都非常沉重。紧邻如东的如皋市,145万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34万人,占总人口比的23.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通市共有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70.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23.5%。

    对照国际通行的界定标准,早在1982年,南通就迈入老龄化社会门槛,比全国整整提前了17年。当时,全市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为7.2%。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已占16.51%。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南通市政协曾做过一项专项调研,调研显示,南通市的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届时老年人口将达到最高峰的282万,“平均每2.8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年轻人口持续外流

    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老年人口状况白皮书披露,到2014年,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24.7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8.89%,老年人总数位于全国各省份第三,老龄化比例位于全国各省份之首。

    其中,南通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苏州、无锡等市虽然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但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人口注入,可以支撑经济发展和养老服务。南京市由于非工作的大学生人口比例较大,稀释了常住人口老龄化比例。相较之下,南通已进入高度老龄化。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南通地区年轻人口持续外流而吸引外来人口能力不足。在苏东地区流行这样一个说法:“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如东县教育发达,年轻人通过升学到外地读书后,大都选择到更为发达的城市工作,选择回乡的少之又少。

    以如东县高级中学为例,该校每年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上线人数在1200人左右,升学率在90%~95%之间。有一组数据显示,过去10年,如东县共培养了5.9万名大学生,但回到如东发展的还不到1万人。

    2010年如东县有9所高中,如今只剩下4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生源,而这样的趋势还在持续。

    青壮年人口的缺乏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发展。三一重工在如东投资了一个生产特种车辆装备的公司,今年项目开工招人时发现,前来应聘的基本是45岁以上的技工,年轻人很少。

    但如东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很多是源于人们的心理恐惧,没有到真正伤害经济发展的地步。据我了解,很多企业并不是真正缺工,这个情况是局部的,而且原因有很多,不完全是因为老龄化问题。”

    六七十岁的老人成了“夹心层”

    如东县城有不少载客的人力三轮车,蹬车的不少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今年62岁的老李蹬三轮车3年多了,一天能挣几十元。老李父母年过八旬,独子今年31岁、未婚。“不能歇啊,我父母还指望着我养活呢,孩子也还没结婚,哪有条件休息啊。”老李说。

    南通市老龄办2013年的数据显示,南通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3.82%、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15.86%。在如东,老人群体也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青年老人”、“老老人”、“高龄老人”等叫法。

    如东县汽车站东门口,有一排和老李相似年纪的人坐在三轮车上候客,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老人,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成了“夹心层”。在如东,低龄老人肩负照顾高龄父母、还要照顾第三代的重任,而中青年人要照顾两代老人和子女的情况很常见。

    今年28岁的王银银家住如东县余荡村,由于家里的老人不愿意分家,全家现在已是五世同堂,有18口人。最年长的是92岁的朱学珍,照顾她的是两个70多岁的女儿,朱学珍的3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已是50后,现在仍到处打工赚钱养家。在这个家庭中,50岁以上的有13人,年轻人却只有4人。“加上丈夫家的,我有8位老人需供养。”王银银说,“如果老人不照顾老人,我们年轻人就没办法生活了。”

    对此,如东县的一名党政干部说:“一说60多岁的人了还赚钱养家,很多人觉得挺不合适的,其实在我们这儿大家都感觉60多岁的人都不算老人。”这名干部以自己的家庭举例,“像我家,我父母和岳父母都70多了,现在还在打零工,搞点小工艺品什么的,早上起床煮饭,白天干活,晚上去跳广场舞,比我的精力还充沛。你说他们算老人吗,是负担吗?”

    30万老人去哪儿养老

    如今,连续1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4年财政总收入达128.34亿元的如东,希望通过自身改革探索出一条破解人口老龄化的途径。

    2013年7月,如东县创建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其目的是强化全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项目建设。如东县民政局副局长崔红霞称,联席会议是如东解决老人养老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这个由副县长作为召集人,涵盖民政、财政、人社等十多个职能部门的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全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组织协调和统筹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点项目建设;指导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县委、县政府养老服务相关任务及要求。

    摆在如东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如何为30万60岁以上的老人寻找“寄托”之所。如东县正在推进“9073”养老模式,即90%由家庭照顾养老,7%由社区服务,3%进养老服务机构。如东县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3年,如东县有福利院(含敬老院)21家,床位数5417张,入住人数为4380人;养老机构38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8家,拥有床位2100张。这7000多张床位,只占如东县老年人口比重的2.5%。

    为破解这一矛盾,如东大力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根据该县政策,民营养老机构建成并达到一定标准后,县财政会一次性给予建设补贴,每张床位补贴3000~5000元不等,最高可达到1万元,不仅如此,还有运营补贴,标准为每位老人每月50~80元不等。

    从如东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如东正在加快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编制具有战略高度的养老发展规划。报告提出,今年要确保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70%以上的农村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养老服务设施、机构和平台建设,探索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养老衍生服务项目,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共同服务养老的体制机制。

    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实现

    在如东官方看来,改善当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可以实现的,首要利好就是“单独二孩”政策。虽然如东县绝大多数育龄妇女都符合这一政策,但从现在情况来看,“单独二孩”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如东县计生委针对“单独二孩”政策做过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是“‘单独二孩’放开之后的效果在短时间内不会显现,这个政策释放需要5~10年”。

    除了鼓励生育、为产妇减免各种费用,如东也在大力实施人口引进计划。

    今年30多岁的郑勇是山东人,在浙江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被如东县政府作为人才引进到县社科联工作。郑勇介绍,如东近年从上海、南京等城市的高校引进了数百名人才,这些人被充实到党政部门和当地的大型企业工作。招揽外地人才的同时,如东也大打“乡情牌”,吸引外地读书的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发展。为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难题,如东县放宽了对外地务工人员的落户限制,鼓励他们在如东扎根生活。

    正在配合江苏省社科院对如东人口问题进行研究的郑勇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是社会问题,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相冲突了才被界定成一个问题的,老龄化问题的改善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比较难,但对一个地区来说,是可以实现的。”

    本报江苏如东5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田国垒 实习生 范鹏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5月19日 03 版

中部6省省长纵论开放合作转型崛起
抗战展览领衔“5·18”国际博物馆日
宁夏将建高校联盟优化高教资源
云南团组织带领青年融入“一带一路”
高校“下嫁”别只盯着土地房子
十九年前的“好心姐姐”找到了
“老去”的如东 如何赢得明天
为抗战老兵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