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青年之声”上线 倒逼线下服务能力升级

上海团组织力破“不擅服务、能力不足”困局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周凯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26日   01 版)

    “晕车有什么好办法?”“出国旅行要注意什么?”“高考成绩只能上普通一本好不甘心”……这是新近开通的“青年之声”平台上的网友提出的问题。

    “青年之声”是团中央近期力推的一个让青年集中反映诉求的互动平台,平台上的第一个问题是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为网友解答的。

    该平台的宗旨是“心贴心地服务青年、联动青年、回应青年期待”,为此,特地在线下建立起8大服务联盟、一个服务委员会和一个专项基金,努力为青年在成长、创业、就业、婚恋、健康、志愿、心理、国学、维权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帮助。 

    在上海,团上海市委在“上海共青团”官方网站上建立了醒目的“上海青年之声”专属网页,并在上海共青团组织已有的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微博和一条热线上增加了“上海青年之声板块”。据悉,在已有的“两微一网一热线”粉丝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上海青年之声”,6月初开通以来,通过微博、微信导入流量的方法,已收到相关话题总阅读量百万次,与青年互动2000余人次。

    团上海市委书记徐未晚告诉记者,“青年之声”平台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团组织与青年交流的前端“服务界面”,但能不能办好“青年之声”,要靠“服务界面”背后的“服务支撑体系”。也就是说,当年轻人抛来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时,团组织是不痛不痒地开导几句,还是能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路径。

    做到后者,才算工作到位。徐未晚说:“面对青年众多的利益诉求,我们只能努力加强线下服务能力的建设,逐步从‘不擅长服务、没有能力服务’的窘境中摆脱出来。”

    创业话题成为上海最热“青年之声”

    有关创业的话题,是“上海青年之声”互动平台上提问率最高的问题。

    6月24日,徐未晚上线回答了网友“神马在笑”的提问。“神马在笑”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感觉上海现在创业氛围浓厚,就拉了几个小伙伴准备创业,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资金、场地、经验都是拦路虎,也不知道找谁帮忙”。

    徐未晚在回复中向他推荐了“梦创上海”创业扶持行动,建议他参加“梦想创业团”节目赢取创业投融资支持,或者联系上海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如果你想获得创业指导及咨询,可以参加我们的‘梦创讲堂’或者参加上海团校青年创业学院的专题培训,有众多创业导师提供专业咨询,具体可关注‘梦创上海’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创业话题”在张江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甚至“高大上”的陆家嘴金融城都成为热门话题。青年对于创业的关注,还被团上海市委转给了同济大学团委书记刘润,由同济大学团委负责的“创业谷”项目已经吸引了众多在校大学生前去咨询创业甚至休学创业。

    最早是一名朱姓同学传递来3个问题:如何把握好学业和创业的关系;有个好的创业想法,不知道从哪里找扶持;项目不错,没钱做推广。

    刘润把“创业谷”推荐给了这个同学,并表示愿意向“上海青年之声”上所有提出相关创业问题的网友提供支持。“就在6月24日上午,浙江商会的负责人还在跟我聊捐赠,很多社会人士看好并愿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刘润说,“创业谷”目前集聚了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已接受4000多万元捐赠,一年要办190多场沙龙、讲座,最早一批学生已经享受“休学创业”待遇,正在苏州张家港参与路演。

    青少年直接心理咨询需求旺盛

    “青年之声”提升了以前“12355”提供法律、心理维权咨询功能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团组织得以直接面向个体青少年提供“关键服务”。

    在互联网应用日益普遍的情况下,“12355”的老客户,现在仍对“12355”品牌存在好感,且愿意拨打电话咨询,但因为电话这一咨询方式的局限性,近年来“12355”的新增用户数量相对有限。

    上海“12355”十周年活动数据显示,2005年,上海“12355”开通第一年,其热线接听量仅为1870次,此后的2006年、2007年、2008年,其服务量以每年数千次增长的速度,达到了近万次。但在2009年服务量首次突破万次达到11083次后,其增长缓慢,到2014年,其全年服务量稳定在11750次。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只有9.5%的青少年直接咨询,到2014年,青少年直接咨询比例达到48.2%,这一数字,与51.2%的家长咨询相差无几。

    心理咨询也开始替代法律咨询上升到了主导位置。2005年至2014年,上海“12355”心理咨询比例从21.8%上升至53.7%,远高于22%的法律咨询比例。而在2005年时,上述两者的比例刚好调了一个过儿。

    “青年之声”就是在这些变化出现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回应青少年的心理咨询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

    就在两周前,“12355”心理咨询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顾凯宪就接到了“青年之声”转接来的心理疾病患者。这个24岁的姑娘,从初三开始就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症状,“自己知道有病,但就是没钱看”。

    上海市场上,一次一小时心理咨询的价格从300元到1200元不等。而这个姑娘,两周内已经向顾凯宪进行了4次“面询”,每次时间都在两三个小时。顾凯宪还给她布置了训练性家庭作业,要求她在坚持吃药的同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火频率、时长,每天撰写简单的日记。

    如今,这个女孩儿虽然未痊愈,但已经去参加美容师培训,有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顾凯宪告诉记者,每年考试前夕的5月是最忙的时候,“每周至少4个工作日在‘12355’平台,不是在接电话、面询,就是在去学校做讲座的路上”。

    “青年之声”仅靠推平台远远不够

    徐未晚把“回应青年诉求、为青年解决问题”这样的“线下工作”看做是“青年之声”平台的核心竞争力,“‘青年之声’工作的推进仅仅靠搭建线上服务平台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一整个服务的“闭环”:线上前台受理青年诉求-线下后台处理-线上进行回应-青年反馈评价。把这个“闭环”做到位,“青年之声”才会有后劲,否则前期的宣传造势,就可能因“服务不行”而遭青年“差评”,前期工作全都打了水漂。

    据悉,团上海市委目前已经成立领导小组,由团市委书记担任组长,所有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具体工作由宣传部、办公室、管理信息部、权益部统筹,全体部门参与。

    青年反映的问题会在前台“两微一网一热线”平台集中汇总、统一应答;到了后台,就像快递分发快件一样,各级团组织进行归口处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团上海市委为此建立了“线上线下相统一的协调机制”,一方面在线下定期召集工作协调会、分解回应青年诉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协同办公平台等网络工具,形成清晰的交办协办流程。

    具体到为青年提供服务的人,团上海市委建立起了一支“专兼职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青少年社工”的工作队伍,使“上海青年之声”工作不仅在线上有“声音”,也要在线下有“落地”,使共青团服务维权工作真正做到与青少年不仅“键对键”,也要“面对面、手拉手”。

    下一步,团上海市委一方面将加强建设已有的“青年中心”,在搜集“青年之声”之后,更加便捷快速地为青年找到解决问题的身边人;另一方面,推进8个直接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服务性项目”,包括“百万青年成长计划”、爱心暑托班、“梦创上海”创业行动等,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回应青年的新“痛点”;三是积极打造各类服务型联盟,让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把“12355”“12345”“110”等热线服务领域的青年以团建联建的方式凝聚起来,实现有效对接,更好地服务青少年。

认识危害 远离毒品
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二○一五年毕业典礼举行
首笔“一带一路”主题债券成功发行
上海团组织力破“不擅服务、能力不足”困局
别忘了关心那些上网的孩子
守住一方平安 加速一方发展
2015年“青年态度·大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