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阴雨连绵。家住天津市武清区的王永乾起了个大早,没顾得上洗漱和早饭就匆匆踏进白色丰田车里,驱车20多公里,来到了离家最近的永乐店办证处办理进京证。由于来得早,永乐店办证处的三个办证窗口前,只有两三个人在排队。十几分钟后,王永乾顺利拿到了进京证。
“我在北京三环工作,家里有老有小,为了出行方便,前年就买了车。但由于一直没摇到号,只能给车办个河北牌照。”王永乾坦言,按照现行规定,外埠车辆进入北京六环以内必须办理有效期为一周的进京证,否则将处以100元的罚款并扣三分。
“太麻烦了!”王永乾叹着气说,“每周都要舟车劳顿不说,即使办了证,早晚高峰还不能出行,且同北京牌照车一样每周限行一天,有些时候真想把车给扔了!”
在北京及周边城市,住着很多像王永乾一样有车没京牌的“上班族”。自去年4月11日长期进京证取消之后,对他们而言,“办证”便成了一项辛苦麻烦却每周一次的必修课。根据北京市交管局去年7月公布的数据,北京人在外地买车上牌的数量达到1.4万。位于平谷的夏各庄办证处的辅警告诉记者,高峰期时排队的人要等上一个小时。
不过,伴随着最近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王永乾们”的必修课似乎有望结束。7月16日,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印发。
张大为介绍,深入推进区域运输一体化,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提高区域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车道的覆盖率,是规划的重要内容。另据媒体引述北京市某政府官员的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酝酿是否需要取消外地车进京“隔三差五”办理进京证的制度。
进京车辆办证通行,是上个世纪70年代特殊背景下为维护首都稳定而遗留的产物。随着北京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进京证的主要目的开始变为控制北京市区汽车流量。
记者就“进京证将取消”的消息致电北京市交通委及交管局车管所,双方均表示,目前暂时没接到相关通知。但互联网上,关于“进京证是否该取消”的讨论已是此起彼伏。
支持者认为,纵观世界各国发达城市,没有需要办手续才能允许车辆进入的案例。城市治堵,可以通过征收拥堵费、提高停车费等手段进行调控。反对者认为,如果没有了进京证,北京购车摇号政策将形同虚设,没有摇号资格的人会去注册一辆外地号牌车辆来使用。很可能导致大量外地号牌车辆蜂拥而至,增加北京拥堵程度。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背景下,进京证的存在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城市管理最核心的特征之一就是“权责对等”,公民既然已经向政府部门纳税,就有自由通行的权利。
王晖认为,由于北京进京证的限制是从不能进三环逐渐过渡到不能进五环,如果取消也应该循序渐进,先从六环以外开始,看看放开后北京的承载力到底如何,再向中心逐渐放开。
“解决城市拥堵,政府部门应该更多使用‘经济杠杆’调节。”汽车评论家钟师说,“比如,对于某些景区或某些核心商务区只让公交车进入,对私家车进行限制,或者提高停车费,增加用车成本。”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在《堵车经济学》的文章中提到过香港治堵的两个方法:首先,城市规划都是以地铁为主导,地铁开到哪儿,房子就盖到哪儿。所以市民碰到拥堵的时候,更愿意坐地铁。其次,把城市中心最拥堵的地方调节好。汇丰大厦、中银大厦等地标建筑,并没有地下停车库。原因就是不让你停车,鼓励乘坐公共交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即将全文公布,有专家预测,进京证的取消可能会率先在北京及周边城市和地区开放。不过这又带来了新一轮的难题:京津冀开放了,山西、河南、山东等附近省份也想放开怎么办?有的城市放开,有的城市不放开会不会产生新的不公平?这对决策者的智慧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张真齐 本报记者 钟天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