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媒体需要“守门人”
北京大学 张颐武
一、网络中的用语存在诸多问题,谩骂侮辱、贬低人格、粗俗低级等随处可见。自媒体的用语问题非常严重,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不少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像现实中有人际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严格制约,可以随心所欲。二是网络自媒体没有传统媒体的“守门人”,没有编辑环节,因此缺少规范。三是有些人把爆粗口当成是率性,以说脏话为真挚,这尤其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对社会形成某种负面的示范。
二、这需要更多的公众自觉、道德规范的制约,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监管。首先需要建构网络社群的秩序,通过自我约束和群体约束来自我管理。其次要有平台和道德规范的制约。再次,明确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三、在年轻人和中产群体中进行互联网文明用语的教育和传播。这两个群体用网络的人最多、影响也最大,应该多传播文明用语的知识和礼仪规范等,让坏的示范逐渐绝迹。
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关系国家未来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戈 晨
一、要高度认识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优雅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敬意,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严谨地使用语言文字是主流媒体的传播责任。这关系到我们的文化、法律、社会、青少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二、广播电视要把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切实化为行动自觉。近些年来,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在广播电视中时有出现,一些节目主持人或无意或有意的使用了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特别是个别节目的嘉宾使用了网络低俗语言,对此,总局都对问题严重的进行了严肃处理。
三、加强规范监管,推动广播电视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我们要继续加强日常监管,把广播电视规范用语作为监听监看的重点内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警示、及时纠正,为全社会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执法
京华时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 郑 辉
如何才能净化网络语言的环境?首先,应该倡导网民加强自律,自觉使用规范用语,不发布、不传播低俗的语言。
另外,新闻媒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净化网络语言环境。第一,高度重视,区别对待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引导。新闻媒体不应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不应不辨是非地追逐低俗的网络语言,以免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造成误导;第二,新闻媒体旗下的网站、微博等应加强对网络评论的自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第三,呼吁网络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组织制定网络语言使用标准和规范。
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语言暴力的执法,针对由网络语言暴力引发的恶性事件,对内容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进行严惩。
加强顶层设计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彭兴颀
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发展,网络空间语言文字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进行引导规范。
一是高度重视。教育部、国家语委把学校教育作为加强青少年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从教材、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正本清源,加强规范。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作为头条列入“重点工作”,目前,我们正组织专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网络用语的分类及推荐用语规范。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
四是开展监测研究。
五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教育。
今后,我们将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对网络媒体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特别是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使用网络语言提出明确要求。
优雅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商务印书馆 余桂林
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调查,像“屌丝、逼格”等造词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的词语,不仅在网络上高频使用,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也常有出现。这种以丑为美、以低俗为流行的价值取向,会降低我们的文化高度和文明品质。
网络低俗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语言生活低俗一面的网络再现。现实语言生活中的低俗语言虽不绝于耳,但更多表现为口语形式,难以记录、统计、量化,而网络低俗词语是口头语言的书面化,可存储、记录、检索;书面化的文字可能掩盖了一些词语的低俗性,客观上形成了其可使用的错觉,进而在公众使用中蔓延开来。
治理网络低俗语言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刚柔兼济,我们的想法是既要引导也要规范,引导公用社交媒体自觉抵制网络低俗词语的传播。建议有关部门搜集网络低俗词语,开出网络低俗语言清单,供主流媒体把关使用,消除这些低俗词语扩散传播的途径。我们很赞成这样的观点:一个人要热爱祖国,首先要尊重祖国的语言文字,优雅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抵制网络低俗语言是全社会的责任
首都互联网协会 闫 芳
文明办网是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吁,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净化网络环境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积极向上的网言网语能够作为一种网络文化被主流文化所接纳,成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消极低俗的网络语言则会对人们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此,不能忽视网络语言表象下的文化含义,需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重视。
2013年,首都互联网协会就曾经向广大网民和北京属地互联网企业发出过《使用文明用语 共建网络家园》的倡议,呼吁整治网上存在的“造谣传谣”“恶意攻击谩骂”“网络用语粗俗”的不良现象。也曾经作为社会组织在网络治理方面向政府部门献言献策。
网络环境不是某个网民的“自留地”
腾讯网 张克侠
网络语言作为网民交流不可缺少的“通行证”,其低俗化的现象也确实越来越突出。网络语言环境中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3个方面。青年人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很容易受到网络低俗语言和环境的影响。
网络环境不是某个网民的“自留地”,而是数亿网民的“公地”。对于网络语言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应给予更多包容和鼓励;对网络语言中的低级、恶俗、暴戾予以适当的批评引导。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网络文明用语、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在文化、社会的层面上营造网络生活的舒适空间,这是多数网民的共同期待,也是广大网络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方向。
网络需要“有话好好说”
工人日报 石述思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普通人拥有了有史以来最充分的信息发布权和意见表达权。但网络上也存在着屡禁不止的低俗内容甚至色情暴力内容,严重违背公序良俗,侵害他人权益,挑战道德伦理底线,其背后成因相当复杂。有部分网民自身修养素质低下的问题,有对社会问题的极端情绪宣泄,有部分网站利益驱动下的责任缺失,有法治规则层面的缺失,也有监管机制的滞后和缺位。
倡导网络文明用语,建设良善的网络文化是日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个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公民,自觉使用文明用语、抵制低俗内容是一份基本责任。自由首先意味着自律,你有光明,中国的网络便有光明,有话咱们好好说。
让汉语之美在网络时代传承下去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 李 俊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然而,在全球化、商业化和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汉语和汉字正遭遇巨大的挑战。土话、俚语、大白话成了流行语,泼皮气、下流气、“屌丝”气成了接地气,粗糙、粗鄙甚至粗暴的语言文字充斥网络空间。我们只有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定力,才能在网络空间的碰撞中不迷失,在网络文化的激荡中不盲从,在文明交融的守望中不懈怠。
今后,新华社将在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把握语言文字“度量衡”;二、不迎合、有担当,做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明语言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三、把握规律,不断创新,做网言网语、清新文风的探索者。
《礼记·少仪》对礼仪之邦应有风范的描述,第一条就是“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期待专家学者和媒体同仁携手合作,让汉语之美在网络时代传承下去,共同构筑文明、理想的大美网络空间。
建议制定更完善更有效的管理规定
新浪微博 安 颖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被“土豪和屌丝”取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被“蛋疼”替换,“和谐”变成了“河蟹”,连动物羊驼也变成了“草泥马”。这些是一个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我们的年轻人正在用一种更无底线的表达方式表达观点、传播情绪,甚至利用这些低俗语言伤害他人。
新浪微博作为中国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网民们广为喜爱和接受的互动平台,一定会尽企业责任,做好网民言论引导。同时,我们也知道,在一切社会活动和网络活动中,主体永远是“人”,管理和疏解只是手段,只有实现了“人”的自觉,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网络净化。因此,我们也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针对网民发言,制定更完善、更有效的管理规定,让网民实现自我约束。
主动履行媒体社会责任
央视网 刘 棣
目前,网络文化已成为承载和传播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文明传承。发展先进网络文化,保持清朗网络空间,是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愿景”的重要基石。中央电视台一贯自觉把“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倡导文明用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动履行媒体社会责任,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作出积极贡献。一、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积极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引领健康网络文化。三、举办公益活动,履行媒体责任。四、坚持严格管理,主动自查自纠,坚决抵制网络低俗内容。
今后,中央电视台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的要求,继续严格宣传管理,以“抵制网络低俗语言 倡导网络文明用语”为重要原则及切入点,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