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柳州:从“毁容”到“整容”

本报记者 谢洋 实习生 薛瑞环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9月21日   06 版)

    从空中俯瞰柳州市城区,在现代楼房的映衬下,那些裸露的灰山、突立的危岩,就像片片伤疤,让观者触目惊心。

    从今年6月开始,南国今报记者张存立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用航拍器持续记录广西柳州市城区因采石受损的山体及修复状况。没想到这组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照片一经发表,即被众多网媒转载,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采石场破坏山体,是历史遗留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来还这笔‘欠账’。”柳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肖慧坦言,从2006年起,柳州便启动了山体治理复绿工程,要实现从“毁容”到“整容”并不轻松。

    盲目开发导致青山“毁容”

    柳州市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市区被群山环抱,柳江穿城而过,形成独特的天然大盆景格局。市区内共有石山83座,面积2305.27公顷,占市区总面积的35%,不但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而且也是城市一道绿色的天然屏障。

    然而,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随着柳州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建筑石料的需求量和价格也随之大幅上升,大大小小的采石场应运而生。由于当时缺乏保护意识和远见,石场开山炸石往往就近取材,在不断的爆炸声中,不少山头被“剖”成了两半,山上的石头被一车车拉到各建材市场。市区周边原本满目葱茏的青山,经过开采,被炸得一片狼藉,山体残破、乱石裸露。

    “当时规划意识不强,对矿山的管理不够严格。采石场往往依山而建、就地取材。”柳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肖慧说。

    张存立表示,他之所以会关注山体受损的问题,是因为从业经历中,曾报道到过好几次山石滚落伤人的新闻。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有效监管,采石场开山炸石随意粗放,山体受损严重,不仅严重破坏城市景观,而且造成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据统计,柳州市被开采的石山达200多座,最高年开采量曾超过1000万吨,造成了30余座裸露的山体。环绕市区的群山没有在历史的战火中受损,却被采石场一点一点地“蚕食”。随着城市的不断外扩,原本坐落在远郊和农村的受损山体变成了城市中间刺眼的伤疤。

    由乱而治的背后

    “蓝天、碧水、青山、绿地”是柳州市一向标榜的口号,柳州市国土部门的“压力和责任之大可想而知”。肖慧说,随着城市治理观念的转变,柳州市对城区采石场的整治、恢复,逐步提上议事日程。

    遏制盲目开采是柳州市国土部门为矿山“整容”迈出的第一步。“逐步缩减采石场数量,划定远郊主产区,实现基地化定点集中开采,改变以往‘小、散、多’乱象。”

    一方面,在市区周边划定柳北石碑坪、柳南太阳村等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基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开采。另一方面,通过关停并转方式,把采石场向集中开采区聚集。截至2012年,城区采石场数量由原来的22个减少到4个。目前,市区所有采石场均已关停。

    另外,为了避免陷入边“整容”边“毁容”的怪圈,柳州市已经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与业主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谁开采谁治理,矿山必须承诺闭坑之后要恢复治理,恢复后保证金如数奉还。如果他们自己不愿意做,就用这个保证金来确保治理资金的落实。”肖慧解释道。

    对于已纳入治理规划的矿山,柳州市按轻重缓急,分步骤地开展 “清危”和“复绿”工作。

    “清危”就是清理危岩、巩固安全边坡,使老百姓能安心生产生活。“复绿”就是采用“厚层基材”喷播植生技术等技术,在山体缺口加入植物赖以生长的介质,在介质上搭配种植藤本、草本、灌木等植物,使原本满目疮痍的“灰山”披上绿色外衣。

    为了使山体更显美观,柳州市还充分利用现有山体现状,在山体缺口绘制断岩壁画、巨型浮雕,或者建造公园、瀑布等人工景观。

    2009年,柳州市对银仔山、秀山小区、东化斧头山、民武吴家山等采石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性重点治理,13个治理项目总投资概算达2.33亿元,其中工程爆破量1109万立方米,边坡台阶绿化、场地绿化面积达48万平方米,开发平整土地面积100万平方米。

    今年,柳州市民欣喜地看到,学院路楼梯山采石场复绿工作正在一步步展开,绿意初现龙潭路鸡窝洞采石场,几座山头裸露的山石被植上了“梯田”;有一万余平方米断崖的银花山,经过修筑槽板植树植草,白石崖变成绿壁,如今已经绿意盎然。 

    破坏容易治理难

    从柳南进城,驾车途经航银路,抬头便能看见被削掉半边脸的银仔山。近日记者走访时发现,这座关停了十几年的采石场,山脚下已建起一大片物流仓库。仓库边拉着一张大网,以阻隔山上的落石。之前实施清危工作的施工队搭建的工棚留在山脚旁,在仓库值班的门卫说,可能是由于资金不到位,前段清理完危岩后,本来要接着完成的修复和治理工作已经停滞了几个月了。

    “破坏容易治理难”是柳州市地质环境管理科科员黄海龙参与治理工作的最大体会。他表示,摆在治理工作面前的首要难题还是资金不足。早在2011年,柳州市国土资源局便征集了对于银仔山采石场山体雕塑及景观设计计划的方案,当时拟采取的方案是在山体上雕塑一个“长龙”。但是估算下来,施工要花费几千万元,只好放弃了这一方案,如今实施植草绿化的治理方案,也在等资金到位。

    由于政府专项治理资金面临很大的缺口,柳州市在民间融资方面做了不少探索。鸡窝洞采石场就是一例。肖慧告诉记者,“治理鸡窝洞采石场之初,由于政府治理无力出资,后来便跟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协议,治理后的平地由开发商利用以作资金补偿。”

    然而,比资金问题更让肖慧头疼的是“人”的问题。

    肖慧说:“由于资金限制,目前柳州清理危岩的方法是明炮爆破,但是一放炮就会震动,就像现在正在治理的门头山,旁边有个楼盘,一放炮就挨投诉。”

    肖慧期待治理工作能够得到更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从长远来看,我们确实已经丧失了一些最佳治理时机。现在我们期盼低成本的、含量高的技术出现,能够尽量减小对周边老百姓影响。但是不治理肯定就不行,现在不治就永远没办法治。所以我们就只能反复解释,我们的安全距离是够的,药量也是按规定来的。”

    “城市伤疤”无法被城市的流光溢彩自动屏蔽。肖慧意味深长地说,“山体治理工作虽然任重道远,但它是一件公益性的事情,长远利益老百姓肯定是都能享受到的。”

证券业大案频发暴露监管盲区
福州:“三区”叠加蓄势勃发
柳州:从“毁容”到“整容”
“三证合一”后企业无需再次税务登记
浙江对重大行政决策严重失误终身追责
苏州举办青少年纪念“9·18事变”84周年百人宣誓活动
肾病康复公益救助工程启动
无限极成立直销企业绿色通道联盟
浙江首届绿水青山大型公益集体婚典举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