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们相遇了,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
尽管我们相遇的方式不一,或许在报纸上,或许在手机屏幕上,或许在电脑屏幕上。
从事采编工作21年,阅人无数。在等待你的日子,我一次次搜索我的记忆,你到底长什么模样。
你手里拿着一份发黄的剪报,上面是我13年前写的头版头条报道《残疾考生为何难圆大学梦》。你拄着拐杖,嘴里不停地说:“如果没有你的报道,就没有我的今天。”
13年后在北京意外重逢,我既惊喜又深深内疚。内疚的是,因为我当天上夜班,你在报社门外拄着拐杖等了我两个多小时。
后来,在央视节目中,知道你更多的故事:你上大学,来之不易,在我报道之前,已经两次考上了,却被大学拒之门外;工作也来之不易,连续两年参加一家报社的招聘考试,尽管成绩优秀,但社委会以你身体残疾,采访不方便为由没有录用你,最终是因为你的执着和真诚打动了社长,才圆了记者梦;爱情也来之不易,第一次上女友家见父母,被女友的妈妈痛骂了一顿:“你看看他这样子,像个记者吗?肯定是个骗子!”由于父母的坚决反对,一直没举行婚礼。后来央视在你讲述完自己的故事后,给观众来了一个意外:身穿婚纱的妻子抱着一岁五个月大的孩子出现在你面前,你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
你叫谭里和,用拐杖撑起新闻理想,曾和洞庭湖的渔民在船上一起生活了三天两夜;曾一个人翻山越岭到湖南最偏远的湘西,关注81户村民居然有38名单身汉的小山村……
你家的阳台上放了一堆被你用坏的拐杖,一共29根。你说:“别人的新闻是跑出来的,我的新闻是爬出来的!”
2015年9月,你上了中国好人榜。1月13日,你在微信中兴奋地告诉我:自己开车了。上周在省委大礼堂做了一场演讲。
又是一次意外重逢,我差点没认出你,在那个叫桂子山的校园里。
我采访你的记忆已经模糊。只记得那是10多年前,也是在这个校园里,你还是一名大学生。
你从高中开始资助一名比你更困难的贫困学生高敬霞,每个月都从少得可怜的生活费里拿出至少10块钱寄给高敬霞。
大学期间,你做家教、打零工,省下近万元资助了数名贫困的高中生。你因此走上了《中国青年报》的版面。
但随着被救助人数的增多,你深深体会到,单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1998年12月,在校友的支持下,你创办了以“济困助学,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圣兵爱心社。
爱心接力,薪火相传。时至今日,圣兵爱心社累计资助贫困高中生一千余人,其中90%考上大学。
你叫冯圣兵,“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首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获得者。面对荣誉,你却说:“感到惭愧。现在我参加工作了,收入也还可以,和社员相比应该有更大的能力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可是,我却没有摆脱世俗,还是把收入的大部分花在了生活上。”
你也许是正在西部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你也许是北京中关村大街创业的年轻人;你也许是90后全国人大代表,即将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就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议……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处何方,只要你身上有一种向上向善的品质,你就是我们的报道对象,你就是中国青年报的读者和用户。
俗话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向善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同事将河北廊坊一位连续抢救三名危重病人,在岗位上昏厥的好医生线索转到群里,另一位同事跟评说,整日混医院,看到的大多数是好医生,外科和重症,连轴转是常态。
同样,世上还是好消息多。但一些网站和客户端向你推送的仅仅是暴力、悲剧、腐败等负面新闻,所谓“无流血,不头条”。美国赫芬顿邮报指出,媒体的职责是向公众描述一幅准确的画面,也就意味着画面的“全景”。许多媒体只呈现悲剧、暴力、混乱等破坏性和“不作为”的事件,而把身边的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忽略了。基于此,该新闻博客网站专门开设了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好消息专栏。
主打向上向善好活法,做有温度的新闻,这就是中青报人创办暖闻周刊的初衷。
说了这么多,你还不知道我长得怎么样。这不仅仅是一份纸媒,扫扫版面上的二维码,就能看视频和H5专题作品。如果你身边没有报纸,订阅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点开左下角的中青新闻,再点击中青数字报,就OK了。或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中国青年报,也能看到中国青年报的手机版。
欢迎你对我品头论足,欢迎你参与我们的一些互动项目,也欢迎你参与暖品等公益活动。联系邮箱:goodnews@cyol.com。
纸上每周五见,网上天天见,不见不散。
吴湘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