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一直被我当作“祈祷”用的双手合十emoji表情被其他人解读成“击掌相庆”,用来表现“平静微笑”的不露齿笑脸被理解为“露出悚人笑容瞪眼恐吓”时,我惊呆了。
人与人的脑回路差别还真大啊!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emoji表情已经成为网络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 Language Monitor)发布的英语使用报告显示,心形emoji表情是当年在线交流及书面沟通中使用最多的“单词”,一共使用了3亿多次。2015年,牛津词典又将“笑哭”这个emoji表情评选为年度热词。英国《卫报》甚至在推特上开设了@emojibama 的账号,将奥巴马国情咨文“翻译”成emoji表情。这么看来,学名“绘文字”的emoji表情不但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字”的地位,更将成为全人类都不存在识别困难的共通语言,最终将帮助我们搭建起那曾经梦想中的通天巴别塔。
这一切真的可能吗?
如果你和我一样玩过一款叫做《谁知我心(Dixit)》的桌游,你就能发现人们对于同一件事物理解起来的差异有多么大。这个游戏中,一位玩家先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手上的一张牌,其他玩家各自从自己的牌中挑一张与描述最接近的,交给描述者,由他把刚刚描述的牌和其他人交出的牌混在一起,最后大家判别哪张牌是描述者的。这个游戏被我当成“最佳相亲游戏”——两个人要是玩这游戏都能互相猜中,那可真是心灵相通、佳偶天成了。
大段大段的语言描述尚且能引发人们各自不同的理解,何况是一个简单的、含义不明的emoji表情呢?
严格来说,emoji表情有明确的定义。统一码(Unicode)对每个表情都规定了意义。比如,不露齿微笑的表情就是“笑脸”,那个引发巨大争议的两手贴合表情就是“双手合十”。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编码表查询的。甚至还有专门的网站emojipedia.org方便了解。问题是,“笑脸”是“平静微笑”,是“呵呵冷笑”,还是“瞪眼恐吓的悚人之笑”?“双手合十”是“祈祷”,是“拜托”,还是“别出心裁”的“拍手欢庆”?统一码对这些可没作规定。只要说得通,随你怎么理解都行。
“绘文字”不同于普通的文字,一个字符后面隐藏着无数情感。事实上,人们喜爱使用emoji表情,恰恰是因为它背后的情感表达模糊难猜,怎么解读悉听尊便。“我喜欢你。”——微笑脸。这个回复可能是“我知道”,也可能是“谢谢”,但更可能是“别说了,我和你没可能!”关于一个龇牙咧嘴的笑容,微博用户竟有“憨厚笑”“尴尬笑”“做了坏事后无奈笑”“厚颜无耻笑”等多种解读。
很多时候,甚至连发表情者本人也不清楚,自己在当时的情形下该对对方发来的信息做怎样的回应,又懒得弄明白、说清楚,于是一个表情飞出,万事大吉。毕竟,在现今社会,网络即时沟通极大地增加了一个人的社交量。如果每一次交流都严谨以对,将远远超出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于是交流日渐随意化,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明确表态,emoji表情就成了最好的润滑剂。
世界上的语言体系是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总结、提炼才最终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发展语言、使词句逐渐有了明确含义的同时,还不断发明了许多“官话”“黑话”“客套话”以及“外交辞令”,专门用来掩饰或隐匿真实的语义。而今天,指望类似于象形文字的emoji表情成为“世界语言”,帮助我们达成天下大同,这样的想法未免太过幼稚,有舍本逐末之嫌。毕竟,阻止我们搭建巴别塔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藏在彼此相像样貌背后那颗最难琢磨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