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6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专业共建:地方大学唱响产教融合好声音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15日   06 版)

    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规范办学中坚守,在转型实践中重生,在改革创新中崛起。特别是学院主动对接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为不同专业“量身打造”转型方案;创建国家级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勇于先行先试;多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兼施并举,催发教坛活力;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联手合作,成功打造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超级平台”。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成为引领这所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转型需求催生“校企联姻”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提升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当务之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清楚地认识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阻碍学院转型的困难很多,其中虽有外部制度因素,但主要还是学院内部原因。一是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二是以往的课程设置较为陈旧,与母体学校的“教学研究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较低;四是校企实质性合作不足,大部分系部还停留在联系企业接纳学生参观、实习层面。

    学院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在全校发动教育转型大讨论,出台一系列文件制度,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鼓励各系部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推动“双师型”结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积极寻找理想的企业合作伙伴,探索多种转型路径,形成产教融合的双赢局面和良性循环。

    艺术系率先实行“企业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翘楚担任导师。嘉禾装饰集团的谭智总经理不但受聘主讲该系环境艺术专业“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课程,而且担任罗倩倩、费雯两名教师的企业导师,使她们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双师型”教师。艺术系还陆续与一新橱柜、山水人家装饰集团、业之峰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机械系在中国一拖集团、东风汽车集团设立教学实习基地,与深圳五鑫科技集团共建模具工程师定制班;电信系与厦门福森、成都华迪、南京辉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中软国际合作共建互联网学院;管理系与华润新龙药业联合举办“新龙订单班”;土木工程系与中建三局、中铁十一局定向合作建立就业实训基地。一时间,各种校企合作模式在系部专业风生水起,遍地开花,教风学风也为之一新。 

    产学融合促成“专业共建”

    在学院决策者的眼里,“订单班”、“包就业”并不是校企合作的最佳形式,如何提升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学院办学追求的最终目标。所以该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始终秉承“关怀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创造学习者的价值”,从满足学生最根本的需求——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就业创业质量的保障出发,慎重选择了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力的企业集团进行“专业共建”深度合作,为毕业生擘画可以期待、可以把握、可以持续发展的职业前景。

    “专业共建”不是订单班,它有更为丰富的办学内涵。以学院与全球第三大通讯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公司协同育人为例,双方基于“深度融合”原则,共建中兴通讯学院。通过共建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创设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共同建设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业共建最突出的亮点是体现了“六个创新”:一是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大学教育专业运营的企业化管理实践,实现企业对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参与和管理,为高等工程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创新样本;二是人才培养创新。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职业素质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双主线模式,更新再造人才培养流程;三是专业教学创新。通过采取创新的MIMPS教学方式,实现工程教育的项目式教学;四是师资培养创新。通过混编教学团队,利用中兴通讯优质技术和产品资源对教师进定期培训,实施技能保鲜,为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五是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校企共建“行业人力资源中心”,把合作专业的就业工作扩展为行业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六是学生管理创新。把传统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丰富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实现学生辅导员向职业素质导师转变。

    “基校融企”定位人才培养

    目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对校企合作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在具体实践中有迷茫,有徘徊。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始终认为,校企合作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或公益事业,校企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基石是“坦诚相待”,通过与“懂教育”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植先进教育基因,涵养高校优良教风学风,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校企合作的方针是“基校融企”,以校为本,不能本末倒置。引入企业合作办学,应当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课程体系的内在要求,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提档升级。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育人凸显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魅力,产教融合对提高转型试点专业教学质量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专业教师队伍实践教学与应用研究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对企业参与学院教学和管理认可度高,促进了学院转型提速,初步实现了高校、企业、学生、社会多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15日 06 版

15岁女孩辍学照顾植物人父亲
豫闽两省五地团组织联动救助
我国已与17个国家建立涉外收养合作关系
天津发现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网络关键词”成诈骗新媒介
菜鸟网络末端配送机器人今年将投入使用
大型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启动
全国高职高专“双创”协作会年会召开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一带一路”培养职业人才
第11个文化遗产日: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专业共建:地方大学唱响产教融合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