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7月24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淘碟

问题学生高能老师

夏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7月24日   03 版)

    放暑假了,忙碌的老师们终于有时间好好休息。电影里老师的经典形象为数众多:从不断劝导精英班孩子们及时行乐的基汀老师(《死亡诗社》),到寄宿学校里用音乐开启“问题学生”天赋的克莱门特(《放牛班的春天》),再到挥舞画笔让有学习障碍的小调皮重获自信的尼克(《地球上的星星》)。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光辉的形象其实大同小异:他们与世俗斗争、用爱和宽容善待每个学生,并最终消除了隔阂。

    可是,当光环退去,老师们苦恼的心事又有多少人认真倾听过呢?今天我们来看看另一种色彩的老师电影,试着理解他们的无奈。

    《黑板》

    (伊朗 2000)

    两伊战争时期,一群逃难的库尔德教师背着黑板在荒原上四处行走,只为能找到学生授课养家糊口。炮弹袭来时,黑板是难民的避弹掩体,孩子受伤的时候,它是固定断腿的夹板。但它的本质没有变,依旧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

    他们中间有个人叫萨义德。他胸怀远大的抱负:为了让村里的孩子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甚至放弃了跟富家女成亲的机会。他终于找到一名好学的少年,可是战云密布的背景下,他们就像是时代卑微的缩影。面对悲剧,萨义德无能为力。

    小小的黑板映射出的不仅是一个老师的无奈,还有战争、难民、饥饿、疾病、婚姻种种问题。可是,好的教育或许可以解决这所有的问题。电影的导演当年只是个20岁的女孩,她的疑问今天还没有得到最好的解答。

    《浪潮》

    (德国 2008)

    德国的一所高中正在举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虽然有点不情愿,文格尔老师只能主讲别人挑剩下的“独裁统治”课程。

    学生们自由散漫,他们选这门课只是为了蹭学分。面对在课堂上大声聊天的同学们,文格尔别出心裁地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他把自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虽然最初只当是玩乐,同学们却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主义的深渊。

    中国的孩子从小以听老师的话为第一要务,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老师的初衷?

    《超脱》

    (美国 2011)

    家庭不幸的亨利来到社区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学校因学生反叛而苦恼不已。他的第一堂课就遭遇了顽劣学生的挑衅,但他巧妙化解,并用独特的教学方式逐渐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其中就包括因肥胖而默默承受嘲笑的梅丽迪斯:老师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出现了转机。

    起初,生活压力巨大的亨利一直刻意地保持和学生们的距离。当他终于决定放下防备,和被教育者心灵交互的时候,却发现人们的内心都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梅丽迪斯的自杀是扇在他脸上重重的耳光。 

    每个人的内心最初都是一座孤岛,老师也不例外。影片数次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给人慰藉远比看上去的要难。

    《狩猎》

    (丹麦 2012)

    卢卡斯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卡拉的早熟女孩对卢卡斯尤为亲近。面对女孩幼稚而单纯的示好,卢卡斯只能婉转地拒绝,可这一举动将他的生活推向了风口浪尖。 

    卡拉报复性的谎言让卢卡斯背负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时间,整个小镇都仿佛对他产生了浓重的敌意。正当他的世界逐渐崩塌的时候,卡拉却吐露了真相。然而,恶意却并没有随着卢卡斯的重获清白而画下句点。

    老师可能也是一个高危行业。虽然年复一年地教授相同的内容,他们面对的却是难以揣测的人性。然而,即使工作这样不易,他们依然义无反顾。这大概也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吧。

暑假里老师们在读什么书
那个酷爱吃土的姑娘叫什么
把书架变成故事
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问题学生高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