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重庆文理学院的5名教师和20余名在校学生组建的团队与中国名校同场竞技,斩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全国总决赛团队组第一名。
如今,“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这款具有国际专利的创新靶向国际新药,已与重庆市高新区达成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协议,获得1500万创业扶持基金支持,预计5年内可吸引投资两亿元左右,创业即将进入收获期。
在类似的高含金量的项目的引领下,日前,重庆文理学院入围教育部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这一坊间俗称“创新创业50强”的殊荣,体现了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特色和创新创业工作的充分认可。
这枚多年坚持“创业至上,就业为本”理念而结下的骄人硕果,佐证了学校创业教育方略的成效,为即将迎来建校40周年的重庆文理学院献上弥足珍贵的礼物。
勇为人先,探索创新创业经验
在重庆文理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从未停留于口号,而是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早在2009年,学校就创建了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园,在当时的西部高校,殊为罕见。
在大学生在校创业尚未“解禁”的2011年初,学校在重庆高校中率先倡导在校大学生创办自己的微型企业,成为重庆第一所“吃螃蟹”的高校。随后,学校将此前的大学生创业园升级为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让同学们进入实打实的仿真市场环境,为创业积累实战经验。
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创业将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比如项目论证、政策咨询、培训指导、财务代账、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物业管理等,在这里都有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迄今,已有80余家大学生微型企业入驻孵化园,涵盖了文化创意、信息科技、技术创新等多个适合大学生的行业,带动大学生就业700余人。
2012年,学校成立了高规格的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由校长直接挂帅。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创新创业工作进行宏观布局与整体指导,真正形成了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协调机制,有效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开展。
重庆文理学院提出“创业至上,就业为本”方略,对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创业至上”理念则渊源于学校近年来坚守的“顶天立地”发展战略:“顶天”就是培育具有竞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立地”就是要着力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校看来,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就是对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终检验,是否契合社会期待的试金石。
构建创业教育“金字塔”,学生各得其所
思想上的重视应如何落实到创业工作上?在重庆文理学院,已经构建起创业教育的“金字塔”:在底座的庞大人群,每个大学生都有全面接受创业教育的机会;在中部的有志青年,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能“开小灶”,能得到针对性的创业技能培育;在顶端的精英人才,“千里马”们将随着创业“伯乐”历练身手、展露才华。
在“金字塔”的塔基,创业教育业已成为学校每名大学生校园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开设就业创业课程已有6年多,作为必修课,统一纳入大学生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之中。其本科课时总量为36课时,专科课时总量为24课时,共2个学分。日前,学校又与万学教育签约,校方的“醉翁之意”之一便是该教育集团背后的风投资源,他们可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超越课程之外的帮助和机会。
学校还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长期化的创新创业讲座和论坛,对学生创业进行示范、激励和指导,部分大学生也因此找到创业的良师益友。
由此,学校的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在三年里不间断地接受到全员化、全程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基本具备创业的常识和技能。
在“金字塔”的塔身,学校已经探索出创新创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有志创业的学生能在新的平台得到更多的淬炼。
3年来,6个“创业先锋班”已走出480名创业英才,这个专门培养创业人才的实验班学制1年,累计108个学时、 6个学分。2010年至今,学校另开设了17个“创业合作培养班”,通过校地、校企、校所、校院等形式合作办学,让1500余名学生的创业能力更上一层楼。2012年,学校推出雄心勃勃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5个卓越教师实验班、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卓越农林人才实验班等培养了965名拔尖创新人才。
“工程师研修班”是学校创业教育的另一张王牌。2013年至今,“优秀材料工程师高级研修班”已举办4期,其中国家级1期,市级3期,面向全市全国128个高校和企业培养245人次;2014~2015年,学校实施的“优秀工程师”专业技能暑期集中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师生达1500多人次,精选专业技能训练项目80余个。
在“金字塔”的塔尖,创业精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手持彩练当空舞。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加盟重庆文理学院后,先后建成了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色植物产业协同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四大标志性科技平台。在这四大平台上的科研成果衍生出大批优质创业项目,构成了引领学校创业教育的龙头。
学校运用纳米银线研制的导电薄膜柔性触摸屏,宽度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今后甚至可以将其做成手环式可穿戴设备手机,此前已通过全球专业的测试中心产业化评测,正在推进产业化。
学校毕业生黄仁权创建的“重庆欧勒精细陶瓷有限公司”上马的“超硬涂层陶瓷刀”项目,已占全球同类产品销量的1/3。
郝华和3名同学成立的重庆熠佳节能灯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成为首个的在校学生创办而获得“重庆市十佳微型企业”称号的企业,如今正在创造更大的成绩。
科技特派员刘奕清教授长期致力于特色植物种苗孵化与繁育,争取资金1.2亿元,建成占地2000亩的重庆(永川)特色植物种苗科技城,建成“种苗云港”星创天地、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国家脱毒竹根姜种苗繁育基地、园林实用技能型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基地,被重庆市批准为特色植物种苗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积极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创建了研究生+本科+职业(大学生)农民+农业新型经营管理者的多层次特色植物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创友”。
学校毕业生李洪海团队利用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重大科技成果,成立重庆天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公司又反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与学校共建了3000平方米的基地,荣获重庆市农业“星创天地”称号,成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作为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典型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和专家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研究引领、智库建设、平台支撑等路径,积极支持师生的创新创业。先后承接黄瓜山生态旅游文化设计项目70余项、价值300余万元,承接投资20亿打造的昌州古城文化策划总方案,20余名学生全程参与。君意豆豉作为中心指导的学生创业项目,已经成为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年产值将超过5000万元。
这个创业教育的“金字塔”,涵盖了不同梯队的创业体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优化制度顶层设计,创业教育深入推进
重庆文理学院在创业教育上的努力,除了战术上的设计,更着力于在机制上强化顶层设计。
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创业正名。在这里,创业从来都不会被视为“歪门邪道”,反而有免除后顾之忧的政策。
学校的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进行创业实践时,比如注册公司、组建工作室、参与众创空间,只要运营半年以上,提交创新创业实践报告,就可以申请认定为毕业实习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学分或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或者参加各种大赛并获奖,可提出申请,替代相应的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
在国家相关规定出台之前,学校便实行弹性修读制,学生可以分段完成学业。因创业而需要暂时中断学业的,经学校批准后,可予休学。
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一是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2013~2015年,重庆文理学院学生在国家核心或者公开刊物共发表文章310篇。
针对大学生创业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重庆文理学院都会力争推出治本之策。
创业“有钱不是万能,没钱一定是万万不能”,为此,依靠学校扶持+政府补贴+校友资助“几个一点”的办法,学校每年设立100万元创新创业专项资金。
学校还成立企业家校友会,筹措资金10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奖励和帮扶。学校另设立了50万元的创业基金,对成长性好的创新型公司,实施重点培育扶持,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学校组建了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在这里,孵化区、创业区、公共服务区、创客活动区、创客培训区一应俱全。学校还建设有1500平方米的生产研发基地、3000平方米的中试车间和1950平方米的众创空间,并调用所有闲置场地支持大学生创业。
2015年11月,学校建设了“百川兴邦众创空间”、“e创星空”、“机电创客”、“水族空间”4个科技创新型众创空间,均获得市科委、市教委首批“众创空间”授牌,获得经费支持。
学生需要场地和仪器来研制、调试产品,学校专门出台了文件,将19个实训中心及专业实验室总值2亿元的实验仪器设备向学生全天候开放使用,每年的开放量达数十万人时数,占全校实验教学总量的31%,远超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对于那些怀揣创业梦想、有初步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学校通过构建“前期预孵化”、“过程强培育”和“退出后对接”的孵化机制,辅助他们的创业梦想早日破壳而出。
那些完成“预孵化”并体现出一定成长性的创新型公司,学校实施重点培育扶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两年的孵化期结束后采取“积极、消极、对接”三种退出机制,最终让学生创业企业得以成长。
学校还建立了“1+1+1”的创业教师指导制度。给每个企业和团队提供1名企业界人士、1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1名校内指导教师作为顾问,帮助、指导孵化企业开展创业活动。
为此,学校不拘一格“借脑”,从企业、政府和学校选聘67名精英组建了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承担课程教学和创业实践指导工作。
学校成立40年来,培养了12万余校友,其中很多校友已成长为商界翘楚,学校成立了企业家校友会,从中选聘了40名兼职导师。他们将对母校的爱融汇于母校的创新创业工作,不遗余力指点师弟师妹投身创业浪潮,并在管理、营销、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理念先导,打造独树一帜的办学DNA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就业工作成效显著,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提高,居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同时,学校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和人数也逐年增加,参与创业学生达1000余人。
学生参加市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重庆市高校前列。学生获得市级及其以上奖励年年攀高,2013年为505项、2014年为653项、2015年为761项。仅2015年,学校参加省市级及以上学科竞赛195项,获得奖项478项,获奖学生达1068人次。
学校组织学生连续参加重庆市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重庆市高校前列。
学生团队荣获2015年“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重庆仅2个,全国共50个),在“中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有13项进入重庆赛区前90名。
学校多次被重庆市教委评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奖”,学校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被评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重庆市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2013年,重庆文理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学校又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丰硕成果的背后,是理念的指引。
学校从不好高骛远地向往各种“高大上”的虚幻光环,而是脚踏实地地确立了“建设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并将该定位一以贯之地落实于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环节。
正因为强调“应用为本”,“就业创业”和“学业”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DNA双螺旋”,两条“长链”被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共同构成重庆文理学院独树一帜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DNA”。
在这里,课堂既在象牙塔内,又在市场里;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既讲授知识,又指导创业;课程既有“学”,又有“术”;学生既是“书生”,又是“工匠”;考核既书面笔试,又考查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