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围网养殖面积减至史上最低

苏州整治阳澄湖收获生态红利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张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06日   07 版)

    在繁忙的蟹季,63岁的苏州市相城区莲花岛渔民沈海荣每天都起早贪黑。莲花岛是阳澄湖中一个小岛,所处湖区因为水质清澈,出产的大闸蟹特别受欢迎。大闸蟹闻名于世,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金饭碗”。

    今年的大闸蟹个头偏大,亩产量增加,由于围网养殖面积减少,大闸蟹总产量约为1200吨,与去年相比减少1/3,价格上涨15%左右。

    作为苏州境内最大的自有湖泊,阳澄湖全湖面积18万余亩,既是近百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又兼有渔业养殖、旅游及防旱抗涝等多种功能。数年前,阳澄湖水质受到污染,状况堪忧。

    污染在湖里,问题在河中,根子在岸上。为了保护阳澄湖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苏州打起一场场硬仗。

    蟹农的“金饭碗”

    沈海荣的养蟹史,几乎是阳澄湖大闸蟹的变迁史。

    上世纪80年代末,当地百姓以种粮为生,大闸蟹不值钱。家里没通自来水,湖水可以直接放到水缸当饮用水。下雨后,阳澄湖水位上涨,沟里、稻田里都有鱼虾。

    1989年,家境贫穷的沈海荣向渔政部门租了200亩水面,成为当地最早养蟹的渔民。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让他尝到了甜头。渔民们也跟风养殖,大伙儿在阳澄湖面“占山为王”。

    1997年是围网养殖最疯狂的一年,面积一度超过14万亩,而阳澄湖才18万亩。“从岸边就开始围起网,除了航道到处都是,称得上‘天罗地网’。”沈海荣说。

    层层围网,减慢了湖水的流动,加之沿岸工厂的排污,阳澄湖水质变了样。

    与此同时,大闸蟹的名气却越来越响。以前来这里的都是上海、苏州、无锡的客人,紧接着北方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老沈也整天接待来自东北的客人,招呼他们吃饭,客人们评价饭菜可口。

    2002年左右,老沈把养蟹时自住的看护船重新装修,隔出几个包间,新建厨房,改造成了船餐。因食材地道、原料新鲜、价格公道,开业第一年便收入不菲。

    老沈的生意越做越大,2008年,他扩大经营规模,又购买了一条船。莲花岛上的船餐也越来越多。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餐船都把餐饮废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湖里。

    水质一天天变差,老沈的腰包却越来越鼓。他家2011年总收入达到了90多万元。

    “毁它很简单,恢复却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2013年,苏州启动了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3年计划,投资额56.39亿元。

    莲花村也开始了船餐整治。村干部找到老沈,希望他拆掉船只回家经营,老沈一口回绝了。他说,在船上经营,客人零距离接触阳澄湖,回家经营没特色,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那段时间,村干部几乎每天都找老沈,老沈的船只也逐渐成为“钉子户”。老沈眼看着形势变化,很多和他一样的老百姓也开始签协议搬迁。

    尽管嘴上没有让步,但老沈心里明白,回家经营是趋势,船餐肯定干不长了。2014年年底,他花了50余万元,把家宅彻底重新翻修一遍。2016年年初,老沈签订补偿协议。

    事实上,他发现搬迁对生意影响并不大,换了新环境,新老客户都很满意,吃完后能到阳澄湖边走走,享受湖光美景。

    “拆除船餐是老百姓在观念上慢慢接受的过程。”相城区莲花村村委会主任宋海平说,从2014年开始,他们分两批整治船餐,去年就与60条船的船主达成协议,目前还有1条船没有签约,但已没有营业。现在湖面上已看不见船餐影子。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3年开始的3年间,整个阳澄湖取缔159处船餐,关闭、转产或迁出企业55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16家,整治河道214条……湖体水质级别由2013年的地表水Ⅳ类提高到2015年的Ⅲ类。

    2008年起,老沈的围网面积一直维持在30亩。去年,他的围网面积降到20亩,今年又缩小到10亩。如今,阳澄湖的围网面积经历数次瘦身,从历史峰值14.2万亩压缩至1.6万亩。

    蟹农邢凤林最多时承包了阳澄湖近50亩的水面,后来变成20多亩,去年年底减到10亩。同时,他把内塘养殖的面积,从20多亩增加到70亩。

    去年,阳澄湖正式成为苏州城区第二水源地,承担保障数百万人喝水问题的重担。随后,苏州部署阳澄湖生态优化新3年行动,突出水源地水质保护,着重解决水体营养化问题,计划实施保障饮用水安全、严控工业点源污染、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推进河网畅流等7大类共计157项重点工程,实施范围由675平方公里扩展到2750平方公里,3年内将再关停淘汰搬迁74家企业,整治沿湖入湖河道218条,推进船餐整治。

    如今,老沈欣喜地发现部分水域已经清澈见底了。最近他看到新闻,阳澄湖还发现了绝迹30多年的中国特有淡水珍稀物种胭脂鱼。“毁它很简单,恢复却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乡村振兴有很多未知可能

    靠湖吃湖,阳澄湖周边村庄可能几代人都靠水产生活。位于苏州市阳澄湖镇东北部的消泾村是大闸蟹养殖专业村,而今也是首批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拥有100多家电商企业,几乎人人都参与到电商事业中。

    80后顾敏杰是第一个把阳澄湖螃蟹卖到网上的人。最近繁忙的蟹季,他的公司有150多人负责捆蟹、打包、销售等工作,其中有100多人是本地村民。

    围网缩减后,当地村民也纳入了医保、社保,基本衣食无忧。顾敏杰说,在公司里,一个蟹季,一对夫妻靠捆蟹能挣10万元,很多外出打工村民愿意回来。

    “在水质面前什么都得让步,包括工业企业、蟹农。”顾敏杰说,阳澄湖大闸蟹长期供不应求,从蟹商角度看,推行螃蟹上岸养殖,或许是大闸蟹养殖未来的出路。

    3年前,80后小伙儿王斌辞去世界最大建筑事务所的工作,从美国回到家乡,发起“爆改旧厂房,制造阳澄湖畔最美空间”的众筹项目。如今,他的民宿“村上湖舍”在周末“一房难求”。

    过去一年,因为“村上湖舍”到来,附近村落民宅的租金,从每幢每年3万元涨到6万元。这些正在身边发生的细小变化,也让当地村民意识到:不种地的农民,有不少新的活法;乡村的未来,有很多未知的可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如今,像顾敏杰、王斌这样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新的乡贤,进入乡村治理体系中,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张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1月06日 07 版)

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将全面推动中越双边经贸、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
苏州整治阳澄湖收获生态红利
天津为自由职业青年建“筑梦基地”
“青莲一点爱”公益捐赠助学活动走进河北尚义
图片新闻
“网路”代替“马路”让纳税人更有“获得感”
云南安宁的节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