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家乡的变化一直是缓慢的。今年不同,春节假期我第一次觉察到了这个中原小镇的明显变化。在肉眼可见的边边角角,那些不一样的景象总能提醒我,家乡真正与这个国家连接起来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GDP增长了40多倍,每座城市都辐射式地扩张,高楼成片地拔地而起。就连县城也早就变了样,开发区只用了10年就超过了老城区的面积,人气也逐渐积攒了起来。房地产开发商来了一拨又一拨,县城周边的几个村子消失不见,变成了一栋栋规整的高层住宅楼。
尽管外界正在经历空前高速的发展,家乡的样子还是没太多改变,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如此。【详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家每年过年前都要去一趟花市。
花市在郊区,挨着崂山。从花市外看冬天的北方,天高野旷,木石嶙嶙。可一进门就换了季节,人人都把厚重的羽绒服搭在臂上,在温热的大棚里走两步就要冒汗。
今年花市人格外多,人们像买菜一样围着杜鹃花、茶花、仙客来。过年要讨个喜庆,大红、桃红、粉红的花格外好卖。卖花的人甚至把橘子树栽在盆里,近两米高的树上缀满了黄澄澄的小橘子,如同圣诞树。枝细花大的蝴蝶兰一排排地立在船形的花盆里,花枝用火红的带子围着,在正面打了个蝴蝶结。【详细】
春节假期末尾,老爸在微信朋友圈里默默分享了一篇文章,这已是年过五旬的他近年来少有的情绪表达。
老乡们纷纷转发的那篇文章叫《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源于山东省委书记节后的首场会议。会议上讲了很多问题,甚至用“尴尬”“破釜沉舟”之类的词,形容山东当下的经济形势。
父亲和我的祖父祖母,两代三口人,都在山东小县城一个历史追溯到1949年前的农用发动机厂工作。省委书记开诚布公地谈思想僵化、官本位严重、技术落后等问题,说的是全省大势,却也精确地戳中了这座老工厂的状态,裹挟着他一介小人物的命运。【详细】
近十年里,这座东北四线城市曾在全国人民面前出过两次镜,只可惜都不是什么好事。一次是钢厂股权调整时闹出了人命,还有一次是被命名为“8·13北京三里屯砍人案”的著名案件,凶手是我的老乡。
其他时候,这里从未威名远播过。当地的火车能明白地显示出这里的生存节奏,K字头是这里最快的火车。有关高铁和动车的传说,如同许多当地经济提速的计划一样只闻其声。人们依旧以恒定的步子朝着不知道是不是时代方向的方向挪动着。除了生活,他们能做的并不多。【详细】
当我提出想去当地一个售楼中心“看一下”时,母亲以不可置信的语气反问:“你还想要买房子?”
经历了去年一场从浙江到江西的千里奔波后,她对于买房这件事早已“敬谢不敏”了。
那场买房的“风暴”起于去年3月北京出台限购新政策的“青萍之末”。每天守着电视看新闻的父母,也坐看全国各地楼市的躁动不安。
这一苗头早已显现。就在我们居住的浙江小城嘉善,因为有着毗邻上海的地理优势,房价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翻了两番,每平方米从四五千元直逼1.5万元,甚至比所属的地级市嘉兴的房价还要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