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城驾车向东北方向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就可以抵达陕北黄土高坡山坳里的梁家河村。放眼望去,全是山,星星点点的窑洞依山而建。
1969年,15岁的习近平来到这里,直到1975年10月离开, 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也立下为祖国、人民奉献的坚定信念。为了让贵州团干部亲身感受当年知青上山下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日,贵州共青团2018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的44名学员(以下简称“青马班”)身穿迷彩服、头戴军棉帽走进梁家河村。
不忘初心,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办实事,是此次“青马班”全体学员在梁家河的共同感受。
团贵阳市委书记、“青马班”学员吕槐乐在村委会旁不远处看到一块书写着“饮水思源”四字的石碑立在一口水井前,当地村民说,这口井就是当年习近平带着知青挖出来的,村民们称为“知青井”。“走在梁家村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习总书记当知青时,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生活。”吕槐乐说,学习总书记的精神,就是要在工作中认准青年人的需求,“青年需要什么,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这里。”
沿着弯曲的水泥公路往梁家河村继续深入,一排排土黄色的知青旧居窑洞出现在眼前。在其中一排窑洞入口旁立着两块石碑,一块上书“梁家河知青旧居”,另一块则写着“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一幅巨大的宣传画刷在“知青旧居”侧墙上,内容则是习近平带领村民建沼气池的情景。
站在沼气池旁,团贵州省委派驻安龙县笃山镇坡老村第一书记黄宗策感受到了习近平一心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畏艰难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的坚定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真的太重要了。”拥有两年驻村扶贫工作经验的黄宗策说。在黄宗策看来,到一个陌生、艰苦的环境中去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黄宗策对习近平从梁家河村奔走上千公里到四川学习沼气池修建技术的事印象深刻,在驻村扶贫工作中,黄宗策正带领村民发展电商,助力农村品走出深山,为百姓增收。“在脱贫攻坚一线,要时刻有‘本领恐慌’意识,像习总书记那样多学习、多走访、多调研,才能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创新地开展工作。”黄宗策说。
梁家河村村史馆墙上一段习近平说过的话让团安顺市委书记、“青马班”班长王埝记忆深刻:“1969年,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只有心系群众、挂念群众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王埝说,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多走近青年,更努力让团组织能够成为青年信赖的贴心人,永远做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只要行动就会带来改变。”环保志愿者、“青马班”学员王吉勇感慨说,“不要轻视每一次行动的结果。”在王吉勇看来,当年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在当时看来是一个村子的事,对青年习近平来说也只是很多次历练中的一次,但更长远地看,对当地人发展意识的影响巨大。
“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来自贵阳市白云区少先队总辅导员陈兴梅触摸着习近平留在在梁家河的这段文字,直呼没有谁的成功是容易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可能迷茫,也可能动摇,这时就需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陈兴梅说。
“真正的理想信念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出来的。”在团贵州省委书记涂妍眼中,梁家河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小村庄。“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出彩。”涂妍说,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新的使命和责任,也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涂妍希望团干部和广大青年多到基层去、到脱贫攻坚一线去,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裴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