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时间压缩了,成本也降低了,跨境贸易更加便利了,我们企业获得感更强。”深圳华星光电有限公司关务企划经理李雪说,“由于公司进口设备对洁净度要求非常高,达到十万级标准,不方便在口岸直接查验,海关采取了提前申报、货到验放、到厂查验等措施,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2到3天左右。”
实际上,深圳海关关区的12万多家外贸进出口企业都能从深圳海关压缩整体通关时间中获益。
据深圳海关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深圳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在去年压缩三分之一的基础上又缩短17.1%,仅为1.56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短42.7%,为6.82小时,提前完成了今年“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
深圳海关领导表示,今年以来,深圳海关认真践行“十九大”关于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战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改革部署,在海关总署的统一指挥下,以问题为导向,打出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提效降费的“组合拳”,促进进出口贸易安全与便利,推动通关环节提效降费,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限时作业“前推后移” 通关提速度
在“整体通关时间再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确定后,深圳海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压,一张单一张单压,全力压缩整体通关时间。
从口岸流量可以看出,很多货物都是“秒放”。2018年7月15日,在空运进口鲜活货物适用“提前报关”模式后的第三天,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龙虾采用“提前报关”模式,从深圳机场口岸申报进境。发送原始舱单后,企业按照新模式提前向海关发送申报数据。14点10分航班落地,海关核实货物申报和放行信息后放行、用时仅3小时,鲜活货物迅捷通关,确保龙虾具有高存活率。
深圳海关在口岸要求限时作业,压缩办事层级,根据货物通关准备、报关报检、货物提离等作业环节操作要求,在各个环节均设定了“当天办结率”等时效管控指标,并最大限度压缩内部核批事项办理层级,要求各个业务现场必须在对外承诺时限内完成作业。
口岸现场还推行“即到即办”“首问责任制”等办理制度,建立“7×24”小时通关保障机制,方便企业办理当天提货,对紧急货物随到随检随放、及时提离。
此外,海关将货物在口岸通关的手续性作业前推后移,出台报关单“先放行后改单”、大宗资源性进口商品“先验放后检测”等措施,将大量的单证审查和风险分析环节由事中推向事前,进一步压缩了货物通关时间。目前,深圳公路口岸已经适用“提前申报,货到验放”模式,海运口岸前期已开展试点。
据企业统计,在深圳的月度平均处理量包括中国台湾件空运、国际件空运以及中国香港件陆运,已经增长至4700吨,同比去年增长42.8%;各类产品的时效提升0.5至1个工作日,客户投诉率不断下降。
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降成本
深圳海关在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的同时,还要尽量为企业降低成本。首先是进行制度创新,先后开展了税收担保方式创新、加贸管理的顺势监管等,通过制度的灵活性安排,解决因制度要求高而产生的一些成本。
深圳海关在今年6月和9月,分别启动了“银关保”“关税保证保险”等试点,推进多元化税收担保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通关纳税成本。
近日,国内一家电器公司开立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的关税保函,并在深圳海关完成备案审核正式启用。这是深圳海关接收的首单由集团财务公司出具的关税保函,标志着深圳海关在创新税收担保模式方面又迈进新的一步。该公司财务总监李廷伦测算,本集团财务公司作税收担保后,相当于每年可节省3万多台电视的销售利润。
对于因市场化运作需要,由中介服务产生的交易成本,则通过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推动海关服务直通货主企业,2017年以来,深圳海关已经率先实现了服务“零收费”,有关软件下载、数据传输交换等服务均完全免费。
此外,深圳海关在全领域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分行业“量身定制”试点推广方案,由企业按需报名,累计举办专场培训35场;积极拓展微信群、远程协助等多个在线服务平台,提升对企服务响应时效。目前,进出口货物、运输工具和舱单申报等主要申报业务“单一窗口”应用率均达100%。
深圳海关领导表示,深圳海关关区港口吞吐量约占全国的21%,监管进出口货值约占全国的16%,监管货运量约占全国的19%,监管运输工具约占全国的40%,企业和群众对通关的便利性和时效性要求非常高。深圳海关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促进深圳地方外贸稳定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深圳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