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第五季总冠军陈铭站在舞台中央,带着他一贯的微笑,像一个披着铠甲的胜利勇士。
鲜为人知的是,他当年第一次登上武汉大学金秋艺术节“唇舌烽火”辩论赛时,曾有过初战即被淘汰的“悲惨经历”。
从一届一届校园辩论赛上过关斩将,这个而今被余秋雨誉为“最会说话的年轻人”说:“对我而言,‘金秋’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比赛,更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磨砺。”
陈铭的成长历程只是武汉大学金秋艺术节的一个缩影。
1987年10月至今,这个由学生们自主策划、举办的大型文化盛宴已历经30个年头,累计举办大、小型比赛近千场,参与学生近百万人次,内容涉及合唱、舞蹈、服饰、情景剧、辩论等诸多板块。
人人参与、人人受益,武汉大学金秋艺术节成为珞珈山上一场永不落幕的青春盛宴。
改革开放初期,“学在华工、玩在武大”的说法一度广为流传。彼时高校基础条件差,文艺活动贫乏,有机会参与小型舞会、合唱队已属奢侈。“不服气”的武大学生想着“玩就要玩出点名堂来”,办一场惠及校园每个学生的文化活动的想法在同学们心中扎下了根。
1987年秋,19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干部、文艺骨干挑起了大梁,他们走访同学了解需求,请教专业老师,方案讨论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稿又一稿。
“团委提供指导,但赛什么、怎么赛都是学生负责。”当时在学校团委工作的支晓老师回忆说。
组织者们一度很发愁,刚入校新生的“朋友圈”只有班级、寝室、课题小组,个人报名会变成艺术特长生的专业竞技,自由参赛风格迥异又难以评判……以院系为单位参赛成为同学们的共识,“不设置参赛门槛,不管什么学科、有没有基础都能参加”。
经过摸索,参与组织的同学们探索出新思路:首先从院系一级组织,金秋的舞台延伸到各个院系,变成每个院系的小金秋,面向院内所有同学海选,让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展示的舞台;然后以院系为单位自愿报名,评集体奖项,让所有人凝聚到团队的旗帜下。
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一下子吸引住了武大同学的目光。
那年金秋,合唱大赛、舞蹈大赛、器乐大赛、节目主持人大赛等八个个性洋溢的竞赛板块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条件差,但同学们在属于自己的艺术舞台上“苦中作乐”。多少年后,有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的场景,“为了体现珠穆朗玛峰被白雪覆盖,要转三四趟公交车,买几十块白布,再一块一块缝起来”。
同学们的热情与渴求被点燃了。有一场舞蹈比赛观众众多,没有转播大屏幕,大家都争先恐后站到台边,拥挤中舞台一侧的音响摔到了两米多深的乐池里,只能靠着另一侧的音响勉强应付,“但一个学生都没走”。
这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文艺舞台上,参赛项目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不断改变。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际大专辩论赛掀起了全国高校的辩论热潮,武大学子也期待一个展现风采的辩论舞台,1999年10月,金秋“唇舌烽火”辩论赛应运而生。97级学生周玄毅、袁丁同场对决,200人的阶梯教室场场爆满。2000年,他们一同捧回了全国大专辩论会的冠军。如今,金秋辩论的决赛已搬到能容纳近3000人的体育馆。
每一代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打造了众多有品质、有内涵的文化作品,也塑造了更好的自己。
参与过“金秋”,此前从来没有登上过舞台的薛童惊奇地发现了生活的另一扇门。99级的他单凭满腔热情加入了学院剧团,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在老师指导下熬了两三个星期,终于把剧本“攒”了出来。薛童担任男一号,原创作品《一样的月光》夺得当年金秋情景剧大赛冠军。次年,他又代表学校在全国文艺演出活动中捧回金奖。
如今从事网络信息工作的薛童经常到剧院看剧,“金秋”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影响一生的艺术熏陶”。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4级的刘迪因为有音乐底子,大一入校就被选为当年院系合唱的负责人,从小一路顺风顺水、被家人捧在手心的她,每次训练要走半个多小时爬100多级台阶到漏风的教室。没有电钢琴、电子琴,也没有专业老师,刘迪忍着喉咙的疼痛独自带完四个声部的训练。
这个留校工作的80后团干带过90后、00后,带过外国留学生,面对难题时,她说自己总会想起合唱团一起练歌的夜晚。
“没有参加过金秋的大学是不完整的。”3年来,水利水电学院16级学生赵一林从无数学兄学姐口中听到这句话,从表演者变成组织者的他也开始说给学弟学妹们听。2018年,学院360多名大一新生中有250多人报名“金秋”海选,4间大教室面试了整整两天。虽然文艺活动本不是工科生的强项,课业压力又大,但赵一林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水院人”。
生命科学学院合唱团创下了30次比赛25次夺冠的纪录,一代代团员们的努力,让生命科学学院既出“学霸”,也出“歌星”。合唱团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专题音乐会上,甚至有老团员不远万里带着家人孩子专门赶回,“守住集体荣誉”成为分享中让无数人动容的主题。
“金秋”30年发展与传承中,一届届学子也在不断感知和触摸这所百年名校师生沉郁的家国情怀。
80年前抗战烽火燃及江城武汉,武汉大学被迫西迁乐山。面对日寇密集的轰炸,武大的师生仍然不辍读书,在茶楼里开设夜校、在宿舍昏暗的油灯下谈论国家大事和学术研究。同学们把《西望乐山》的话剧搬上金秋舞台,剧中知识报国、国家使命担当的身边故事在一届又一届学生中口口相传。
从1984年至今,中国共进行34次南极科学考察。冰雪征途,武汉大学没有一次缺席。同学们选择用原创情景剧《逐梦南极》致敬武大的南极科考人。
“学生喜爱的、需要的活动是传承文化、凝聚人心最好的方式。”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说,“金秋30年,每一年的主题都在变,不变的是同学们对高雅艺术的喜爱,对时代的呼应,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担当。”
张晗 黄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