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0年04月1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疫情防控·经济风暴·社会动荡

印度面临三重考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4月16日   09 版)

    印度总理莫迪4月14日宣布新冠疫情封锁期延长至5月3日。与此同时,考虑到数亿贫困人群生计困难,一周之后将考虑逐步放宽部分地区的限制。尽管印度3月24日出台了为期21天的“封国”措施,疫情发展却并未因此减缓,反而快速传播,并呈现向底层社区民众传播的趋势。多国专家警告称,印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冠疫情“风暴中心”,由此引发的经济与社会动荡将是莫迪面临的另一重考验。

    下一个疫情“风暴中心”?

    4月14日原是印度“封国21天”的最后一天,印度政府在这一天的表态被视为观察印度疫情走向的重要风向标。印度总理莫迪当天上午10时发表电视讲话时,并没有宣布解除禁令,而是启动了第二轮“封国令”,将封锁期限延长至5月3日。莫迪说:“从经济角度看,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印度人民的生命更有价值。”

    3月24日,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莫迪第一次下达“封国令”,要求所有印度民众须居家隔离21天,商店、工厂、办公楼和宗教场所等全部关闭,航空、铁路、客运和市内交通也按下了“暂停键”。21天过去,“封国令”似乎并没有“封”住疫情发展。根据印度卫生部4月14日发布的数据,截至当天上午8时,印度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增至10363例,累计死亡339例。3月24日时印度确诊病例仅为536例, 21天“封国”之后,确诊病例却增长了近20倍。不过,这很可能已经是印度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德巴什里·雷及其团队预测,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到5月中旬,印度确诊病例将达到220万;如果采取最严格的干预措施,确诊病例数可能控制在1.38万例左右。

    “封国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为印度政府抗击疫情争取到了更多时间,但决定疫情暴发强度的因素,还有人口密度、卫生条件、健康水平与医疗资源。因封锁令而引发的数百万流动人口,大片的城市贫民窟,眼下已成为印度疫情防控的最大挑战。

    据联合国统计,印度贫民窟里共居住着1.7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2.67%。以孟买最大的贫民窟塔拉维贫民窟为例,在面积仅2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却居住着150万人口,其人口密度是美国纽约的30倍。据医学专家估算,在塔拉维这样的贫民窟,新冠病毒传播率可能比正常环境高20%。自4月1日塔拉维贫民窟首次报告确诊病例以来,公共卫生专家们也一再警告,一旦疫情在贫民窟内扩散,因为缺乏隔离设施与检测手段,加上卫生环境极度恶劣,这些贫民窟将成为新冠疫情在印度大规模暴发的“火药桶”。

    印度疫情尤其是贫民区疫情被低估已是共识,只是被低估到何种程度无人知晓。塔拉维贫民窟只是印度防疫无力的一个缩影。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官员当地时间4月14日透露,截至当天,印度新冠肺炎病毒总检测样本量达到23.1万个。对于总人口达到13.24亿(2019年数据)的印度而言,如此低的检测率将大大增加疫情评估的难度与风险。印度短期内会不会成为疫情第三阶段的“风暴中心”,或者只是迎来一波相对温和的暴发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检测能力密切相关。

    世卫组织紧急情况计划主任迈克·瑞安此前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抗疫情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印度控制病毒的能力。

    经济风暴与社会动荡随之而来?

    对于印度总理莫迪来说,比疫情更严峻的考验,是因疫情而起的经济风暴与社会动荡。

    世界银行4月12日发布的报告称,印度等南亚国家眼下正陷入一场“地动山摇的负面影响风暴”,并将在疫情后经历40年来最糟糕的经济表现,其中GDP增速在2020年-2021年预计将从6%减缓至1.5%-2.8%。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巴克莱银行预测,全面封锁措施将使印度损失1200亿美元,占全年GDP的4%。印度央行13日表示,由于疫情冲击,印度经济难以在2019至2020财年实现5%的增速。巴克莱银行则更加悲观地预测说,印度2020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将为零。

    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随之而来的社会危机。法新社13日报道称,“延长全国封锁恐将引发印度社会动荡”。有700万雇员的印度全国餐馆协会13日已经警告说,如果得不到政府的财政救济,大规模失业潮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发布的数据,全国“封城”已造成至少5000万人失业,印度的城市失业率从3月底的8.66%上升到了目前的30.93%,创历史新高。国际劳工组织4月7日也在报告中指出,印度全国“封城”使大约4亿名日薪打工者陷入贫困。在2006年至2016年间,印度通过提供日薪制零工的方式使2.71亿人脱离了贫困;但现在,经济学家担心,当年取得的脱贫成果可能被新冠疫情摧毁殆尽。如此大规模的群体陷入生计危机,很可能将演化为莫迪的执政危机。

    让穷人通过“有限”豁免政策找生计

    4月14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莫迪承认封锁措施已让印度经济遭受重创,数百万贫困人群、日薪工人和农村地区人口生计艰难。他表示,解决穷人的生计问题是他目前优先考虑的事项,他也为此提出了4月20日之后开始试行的“有限”豁免政策。

    这项“有限”豁免政策是指,4月20日之后在疫情缓解地区,基本生计活动将被允许恢复。根据印度官方发布的消息,第一批获“有限”弹性复工的行业包括制造业与建筑业,这些正是贫困人口谋生的主要行业。此前印度计划委员会官员曾表示,印度的脱贫模式依托于建筑业、服务业和出口的发展,这些产业给低技能劳动力提供了日薪零工的机会。因而,政府寄希望通过优先放宽这两大行业的限制帮助数百万贫困人群暂渡难关。

    上个月,莫迪政府已宣布投入226亿美元用于食品援助和现金发放,以帮助疫情封锁期间的贫困人群,但反对派批评政府援助力度不够。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稳经济”还是“控疫情”,这个难题将长期摆在莫迪面前。

    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04月16日 09 版

民众应自觉理性地帮国家危中寻机转危为机
加强国际协作才是防止粮食危机重演的正确姿态
中比人民互助抗疫 彰显“团结就是力量”
印度面临三重考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