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政协委员谷树忠实现“跨界”:从全国政协经济界别,跨入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无论在哪个界别,他始终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建言者。
谷树忠被称作“研究型委员”,他既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也是审计署特邀审计员。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背着双肩包、身着黑色休闲夹克,坐地铁或骑自行车,是他每次来全国政协开会的“标配”。
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谷树忠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制度的提案》就获评全国政协2018年度好提案。
近年来,尽管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更高的位置,但谷树忠在调研中发现,仍有一些地方光喊口号、光表态、不解决问题,只谈GDP、谈财政、谈招商引资。“金山银山靠企业就可以做,绿水青山光靠市场不行,还得靠政府。”
在谷树忠看来,生态文明建设要落地,一定要将责任落到主要领导身上,“唯GDP论”要彻底改变。
谷树忠与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审计部门联系密切,对这些部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进展、问题和困难了解较多,在此基础上提交的提案有扎实的研究基础。
谷树忠发现,资源环境审计牵涉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草乃至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多个层面。经济责任审计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制度,他建议,可参照其做法,建立以资源环境生态责任审计为主体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
“当时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覆盖面较窄,主要是审资金、审项目,且只针对离任审计,并没有在任中常态化。”谷树忠说。
他在提案中指出,可将目前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拓展为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的基本特征与规律性;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谷树忠希望,通过这个提案,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能够得到落实,让“一把手”高度重视起来。
作为提案的承办单位,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司答复称,将进一步细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关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领导干部推动落实党中央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
这几年,谷树忠见证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客观公正的数据是审计工作的依据。一些地方曾一度调取数据难,甚至给审计工作带来阻碍。如今,通过在线监测系统、遥感等技术手段,以及环保数据造假判罪入刑等约束,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提供助力,二者的交集是要落实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谷树忠希望,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能形成相互支撑的审计体系,目前,前者的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今年全国两会,谷树忠的提案依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关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生态修复等问题,“在当前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基础上,生态环保工作也不能放松,要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兼顾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