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故乡新年(随笔)

王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11日   07 版)

    北方的乡村孕育了寒冷的冬天,岁末越是临近,气温越是下降,但冰封之下,万事万物又越是突突地冒着热气:赶大集的摊主叫卖的时候,井水涌上来的时候,蒸馒头的大锅盖掀起来的时候,熬猪蹄冻浓汤沸腾的时候,无一不展示着北方乡村新年将至的热情。

    乡村是有魔力的,隐藏着无穷的生长力量。小孩们一时兴起,从校门口买来的小黄鸡、小白兔、小鸭子,养着养着就无精打采了,但是一旦送回乡村的老家,长辈们就像魔法师,把小白兔养得又肥又长,大到抱不动,小黄鸡变成了大公鸡,雄赳赳地站在通往屋顶的石阶上,天刚蒙蒙亮,就把乡村唤醒。苹果树苗和桃树苗运到乡下的老家,一眨眼就有碗口粗,再一眨眼,树下就可以荡秋千。姥爷院儿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树冠整个高出院墙,我只消爬上一个最矮的树杈,就能遍览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积雪,望见远处的田垄上,排着队晃回来的刚在冰面上撒欢的大鹅。小时候我总把鸭和鹅搞混,后来又总爱拿他们和姥爷逗乐——我朝屋里的姥爷喊一声“姥爷,鸭子回来啦!”姥爷一边通着炉子,一边回我一句“鸭子在锅里炖着呢!”我就攀在树杈上咯咯笑。

    老家的炉子是火热的,炉壁是红得通透的,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精灵。火炉里烤着甘甜的地瓜,喷香的味道沿着炉火钻进热炕,炕上趴着乡村的女儿们——我的妈妈和姨妈。她们一爬上热炕头,就像小女孩一样,通宵聊天、哈哈大笑。屋子里的暖意爬在窗玻璃上,她们畅聊,我就用手指尖在那玻璃上作画,窗外高高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橘黄色的星星灯,大红灯笼的光透过我的画作,撒到窗台上。画着画着我就睡着了,做一个星光闪烁的梦。那时候的老房子,老人和小孩都能轻而易举地爬上屋顶,毫无遮拦的夜空凛冽而剔透,月色如镜,猫咪静悄悄地趴在炉边,鸽子在屋檐的小箱子里甜睡——故乡的安宁成晚成晚地守护着我们。

    乡村的新年,老家的长辈总是给城里回乡的孩子们备礼物,有时候是糖果,多数时候是小玩偶小火车,那些小玩具跑起来会刚啷刚啷地奏乐,忽闪忽闪地亮起它们的小灯,在我们的欢呼雀跃中转圈。头发稀疏或花白的老人们就一脸慈爱地蹲在我们中间,转着圈看,看玩具也看我们。

    他们爱把玩具藏在电视机后面,就像提前商量过似的;一起藏起来的,还有柜子里的压岁包。

    那些鼓鼓囊囊的压岁包是我们新年最期待的事,长辈里姥爷最豪爽,也最爱逗我们开心,他会把百元大钞换成五张贰拾元的,几百元就是鼓鼓的一包,对上幼儿园上小学的我们来说,这样一包足以承揽我们期待已久的新书包和游乐场。

    乡村的新年少不了放烟花,从除夕到元宵节,随时都有爆竹和烟花在人们的欢呼尖叫中绽放。大年初一早上醒来,爆竹的碎片铺了满地——新年走“红毯”,淡淡的烟火味道在冰封的河岸和小村萦绕。路上不间断地有穿着焕然一新的乡亲们,认识或不认识,全都像交好的,热情互拜新年好。哪怕是胡同里一个人也没有,也能感到按捺不住的热闹……

    所有的场景都近在眼前,却又都时光荏苒,归于回忆了。

    进了农历腊月,一场大雪,玻璃窗透着雪的白色。恍惚回到乡村,那些饱睡醒来的清晨,绿色油漆的窗棂,精致通透的冰花,矮墙头上光鲜亮丽的大公鸡,还有院子里压井水洗脸的姥爷。20余年一晃而过,所幸乡村的温情还在,每年岁末都期待回乡。

王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11日 07 版

年的底色
“描红”中国年(随笔)
贺年卡(随笔)
故乡新年(随笔)
年画喜迎春的过往(随笔)
​回家过春节(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