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东西透过社会表象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窥见繁盛现实下人们日渐荒凉的心灵。他在长篇小说《回响》中以案件启笔,推理和心理交织,串联起社会与家庭两面,在破解案件与情感谜团的途中不断追问、探寻,抽丝剥茧,洞幽烛微,从现实的光影中揭露人心的复杂,深入解析主角冉咚咚陷于现实困境背后存在的隐秘心灵危机。
2023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东西的《回响》荣获茅盾文学奖。正如颁奖词所称,东西的《回响》以富于认识和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探索当代城市生活的精神状况。在阅读中,我们跟随冉咚咚的脚步去探寻案件、情感与自我的真相,也与时代和心灵展开对话,“有力地求证和确认我们生活的基石:真实、理解、爱和正义”。
心灵是现实的回音
在东西看来,探索人的内心就像“写现实在河里的倒影”,他很早便想写一个这样的情感故事,却因想法单薄、缺乏新意陷入困境,在经过4年不断尝试、推翻重来后,《回响》诞生了。他在小说中大胆地在感情线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刑侦线,形成刑侦案件与家庭婚姻双线交织的特别格局,这是他首次尝试“推理+心理”的写作手法。同时,他采用“对位法”,在奇数章节快速推进案件情节,在偶数章剖析人物内心,两条线相互影响,相互铺垫,丰富故事的叙事层次,形成了“回响”的效果。
标题中的“回响”不仅体现在小说结构中,更体现在对人物内心的深挖。东西曾说,“心灵是现实的镜子或者说投射”,人的情绪受外部现实影响,也反作用于现实。在两条侦破明线的下面,其实还隐藏了一条自我侦破线。冉咚咚作为一名理性至上的警察,可以敏锐地捕捉案件的蛛丝马迹,堪称冷酷地从人性弱点入手去还原案件真相、追查凶手。但在生活中的她敏感又多疑,得知丈夫背着她“开房”,她的感性压过理性,开始不断地质问、怀疑丈夫的真心。透过冉咚咚执着侦破凶案、侦破丈夫爱不爱自己的艰难过程,我们能听见她内心挣扎的“回响”,心灵的动荡驱使着她在这样两种对立思维拉扯下寻求平衡,看清自己的内心。
“我喜欢这个人物,因为她是完整的真实的,是爱情的理想主义者。”东西喜欢冉咚咚感性的部分,不同于冷冰冰的理性,感性是鲜活的、有温度的,可能有时变得歪曲、偏执,但它却是“爱”的最深刻体现。看似矛盾的刻画背后是人性复杂的真实体现,人物在东西的笔下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东西将主人公内心世界那些因为不同的生活面向所赋予的看似无法自洽的内容展现出来,使他塑造的人物更加立体的同时,也启迪着读者的心灵。
东西曾在《要人物,亲爱的》中阐述过自己对于小说中人物作用的理解:“文学作品中缺的不是人物,而是缺那些解剖我们生活和心灵的标本。”在他看来,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心理动机的映射,他希望借由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入探索人物内心、解析社会心理,从《后悔录》便开始了对“向内写”的尝试。“‘向内写’也许是写作者的富矿,心灵远比天空宽广。”每一次写人物,东西都试图找到他(她)的独特性与普遍性,他认为只有这样,塑造的人物才有可能成为我们向内思考的锚点,从而更好地解读我们的生活和心灵。
热爱永远是排第一位的老师
“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跨越困难的过程。”东西坦言,想要将推理与心理两个与传统文学较为迥异的领域融入小说创作之中,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几乎是一个接一个。除了常见的逻辑、台词、细节问题,推理和心理知识储备的缺乏让写作格外不畅,有时甚至写了上句没下句。若是常人,可能会选择放弃或是质疑自己的决定,但他却认为“这是写作的特性也是它的乐趣”“没有困难的写作是格式化的写作”,他不停地分泌“胃酸”——完善知识储备,享受着一边写作一边解决困难的乐趣。
东西在创作《回响》过程中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他从文学与心理学角度共同构建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小说中的许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运作机制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并且有具体的理论支撑,这赋予了小说真实的质感。与此同时,东西谈到自己“也在反过来向这本书学习”,这帮助他打开心灵,将对书中的人物个性特征与行事逻辑的理解应用到现实生活,让他能够心平气和地站在任何一个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和问题。那些过去所不能理解的事情在角度转换之后被赋予了合理性,那些曾经以为不可化解的矛盾也迎刃而解,给他带来了生活与心灵的平静。
“写作就像挖井,就像挖煤、挖矿,我用的是笨办法,就是在大家司空见惯的地方挖开一个口子,然后埋头往下挖,直到挖出我想要的主题。”东西所说的笨办法实际上可以用两个词概括:专注、坚持。多年来,东西一直坚持探索人物内心秘密的创作,他的同类题材作品《耳光响亮》《后悔录》也都曾角逐茅盾文学奖,但都铩羽而归。直至《回响》问世,他凭借多年的坚持与积淀,不断地改变、突破,终于在这一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长久的专注与坚持背后,支撑着东西的是热爱。在当今时代,不包括网络小说的情况下,每年仍有近万部长篇小说产出。作者未成名前,写作收入并不高,且生活日新月异,小说创作难以跟上生活的步伐,坚持写作似乎是件困难的事。“坚持写作的人一定是热爱写作的人,热爱永远是排第一位的老师。”他坦然承认创作的现实困境,除了热爱,有时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写作理由。但他依然热切地鼓励热爱写作的青年创作者坚持下去,以现有作品为标杆,坚持他们的理想,写他们想写的东西,那长篇小说的写作就会有希望。
“文学是写人的,是写人心的。作家要观照所处时代的社会和问题,呈现真实的生活和思考,才能让作品有力量。”东西认为热爱写作的同时,也要热爱生活。他希望青年创作者能够关注现实、关心他人,通过对当今时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的细致观察,将我们的亲眼所见、内心所感倾注到作品创作中,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是接地气的、有温度的、能够打动人的。正如东西所说,只有写作者的心灵与现实发生化学反应,他们的作品才会与读者产生化学反应。
马浩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