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馆长来了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的商文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09日   08 版)

    殷墟博物馆外景。

    赵清荣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青铜器。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甲骨。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7月23日,殷墟博物馆约550个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商邑瞽宗”甲骨文二十讲系列专题讲座第七讲正在举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玉斌讲解《造字之法》,带领观众了解甲骨文,感受文字的魅力。

    “二刷!”“上午刚转过一次,下午我又来啦!”6月15日,文化沙龙《出发吧!文明现场|从殷墟,看中国》在殷墟博物馆举办。如今活动已过去一个月有余,视频回放中的新弹幕依旧不断。

    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宗庙宫殿遗址隔河相望,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自今年2月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84万余人次。

    如果将时间拨回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施工现场。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是去年2月调任这里的。当时新馆主体刚刚竣工,到处都是脚手架,堆满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她和同事们就在临时租借的集装箱房内办公。“那时,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殷墟博物馆不是一个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有温度、有内涵的博物馆。”

    她将自己看作殷墟的守护人,把殷墟的工作做好,既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又是身为安阳人的荣耀,“要尽可能为观众提供贴心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博物馆的温暖”。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了赵清荣。

    将殷墟打造为城市会客厅

    中青报·中青网:相较旧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在定位上有哪些不同?

    赵清荣:新馆的面积约为旧馆15倍,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馆内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为首次亮相。

    展陈聚焦商文明主题,基本陈列包括“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三个基本陈列有机衔接,厘清了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全景式展示了伟大的商文明以及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阐释商文明特质及世界意义。此外,新馆还设有“长从何来——殷墟花园庄东地亚长墓专题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等4个专题展览和一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中青报·中青网:在建设之初,殷墟博物馆新馆在设计和规划上有什么考虑?

    赵清荣:新馆在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需求。传统的“版面+说明”“文字+说明”的展示方式,容易让人感到疲劳;新馆内科技展项较多,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现在已有41项。

    《诗经·殷武》记载:“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商王朝是一个大气的王朝。我们希望展览既要符合商王朝的气质,又能契合当下的时代需要。在展览风格上,力争体现“大气、霸气、王气”。博物馆的外观被设计为一个“鼎”破土而出的状态,以彰显铮铮向上的状态。走进大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9个字映入眼帘,体现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还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将建筑与整个殷墟遗址融合、与周边城市景观衔接。殷墟博物馆和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东边出门就是安阳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安阳市委、市政府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希望将殷墟博物馆打造成为安阳最美的一个城市会客厅。

    中青报·中青网:为什么将博物馆和遗址现场相结合?

    赵清荣: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本身就是遗址出土的,是可移动文物;遗址展示的是商代都城的格局,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只有两者相加,我们才能够全面地了解近3300年前的商文明。

    很多来到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观众,只参观了博物馆和宫殿宗庙遗址,没去看距离稍远的王陵遗址。我建议大家将这几个地方都游览一遍,将收获更全面深切的感受。

    为观众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殷墟参观面积大,王陵遗址较远。除了开放园区摆渡车,还能如何吸引观众?

    赵清荣:安阳市正在对殷墟片区的开放景点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联动。公交车运行延长至22时,同时增加夜游摆渡车和共享单车。殷墟博物馆实行夜游优惠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每天前2000名预约夜场门票的观众可免费参观,其他观众在活动期间可享受半价。殷墟景区还推出了联票,同时加强宣传,帮助观众全方位地了解殷墟。

    我希望每个观众来到殷墟博物馆,就像是到自己家: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中青报·中青网:对于藏品、展览和服务,博物馆是如何分配工作任务和重心的?

    赵清荣:我觉得博物馆的终极目标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让社会共享文物保护的成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将藏品保护好。同时,要把文物研究好。虽然殷墟博物馆有很多文物,但如果只是把它们摆在那里,不揭示其丰厚内涵,多数观众可能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文物讲述了什么,无法达到展示的目的。

    博物馆内的设施是为观众提供服务的,要让观众心中所感可以触手可及。对于殷墟博物馆来说,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智慧化的手段,尽全力提供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展览和一流的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如何更好地让青少年理解博物馆的藏品?

    赵清荣:我们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藏品。比如“五一”期间,殷墟博物馆举办的“穿越时空之旅——商代百工体验”研学活动,志愿者围绕商代铸铜、建筑、纺织、酿酒、制陶、制玉、制骨等门类的手工业进行讲授。通过用彩泥模拟制作商代铜鼎等手工活动。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容易给孩子留下印象,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藏品、学到知识。

    中青报·中青网:在公众服务方面,殷墟博物馆有哪些举措?

    赵清荣:殷墟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馆内设有专门的服务咨询台,每天搜集观众的反馈信息,满足观众需求。比如,之前有观众反映公交站点距博物馆较远、馆内休息座椅少等问题,很快都得到解决。今年“五一”期间,天气炎热,我们与殷墟景区联合,为观众送水、送扇子,并在现场进行殷商舞蹈等表演,缓解观众因排队产生的烦躁情绪。

    为了提升公众的体验,我们重点打造了“商传千年铸未来”研学品牌,制作系列短视频“国宝日历”。博物馆同时打造“商邑瞽宗”品牌,目前已推出“甲骨文二十讲系列专题讲座”,邀请甲骨文和殷商史等方面的专家,由浅至深地讲解甲骨文。课程既可以线上观看,也可以在报告厅线下听讲。我希望将公众领进甲骨学的大门,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博物馆有诗和远方,也有人间烟火

    中青报·中青网:你如何看待“博物馆热”现象?

    赵清荣:近年来,“一馆通古今”的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一方面,这体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高度关注和热爱,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另一方面,这股热潮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机遇,促使博物馆不断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由此,“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中青报·中青网: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文面条”和“字在咖啡”,很受观众欢迎。

    赵清荣: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体验之中。博物馆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向往的诗和远方,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间烟火的日常。我们在解决观众温饱的基础上,提高饮食的文化分量,让大众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浸润。结果也证明,带有文化属性的产品是最受大众欢迎的。

    中青报·中青网:本馆之后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赵清荣:除了殷墟博物馆,我们还是殷墟研究院。新馆开放不久,目前在研究领域还没有太多有分量的文章或研究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各高校合作,将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努力将殷墟研究院打造成一流的研究平台。

    最初建馆时,我们对殷墟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是,成为世界一流的集保护、收藏、展示、研究、宣传多功能为一体的平台。世界一流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靠我们朝着既定目标脚踏实地、一点一滴来努力达成的。

    中青报·中青网:你认为未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赵清荣:随着互动体验、数字化等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我觉得未来的博物馆将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展示场所,更是一个集教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学校。我希望在这所学校里,人们能在一种舒服的状态下获得文化的浸润,最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启迪人生前行的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09日 08 版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的商文明
学了中国哲学,你会活得愉快
忆乐黛云: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玻璃在古代中国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