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让我检查她的作业,是一本某位“名师”主编的现代文课外阅读集。
在这本提供给孩子们作为作业的书里,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天堂的最后一班列车》。大意是说在美国的“幸福街”上,有两个孤儿在冻饿中卖报为生,在他们对圣诞老人的企盼中,圣诞老人来了,“带着他们追赶通往天堂的最后一班列车”,在那里他们终于享受到了幸福……
看完文章,本已让人心生“今夕何夕”之感,更要命的是,文后让孩子们选择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道多选题。女儿的选择很坚定:C和D,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孤儿永远不会找到幸福,等待他们的将是死路一条”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的悬殊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这是一个能够得分的选择,但我还是跟女儿说,其实我更想选“B”:只有努力卖报、努力工作,赚钱就多,幸福就来得快。女儿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却在我心里激起波澜:你选“B”不会得分。
这篇文章“纯属虚构”。但凡有着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非如此不堪,人与人之间也没到“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地步,也没见人家用三聚氰胺对付本国儿童。它让我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不管是这开往天堂的最后一班列车,还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都应以超越国别、超越政治的高度,从人性中最为温暖宝贵的同情、守望相助来予以解读。遗憾的是,本应普照世界的人性之光,被人为遮挡住了,并按照一厢情愿式的理解或者说需要来切割、分化、扭曲。
这种完全背离了基本事实的捏造与拙劣的煽情,曾经在政治主导一切的年代里盛行,但我没想到,在2011年初春一个晴朗的上午,我竟然“意外”发现它的死灰复燃。除了意外,我更愤怒于这本书的编者向我女儿灌输的自以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女儿挑出那个标准答案时,我知道她不是在享受学习,而是在遭受伤害。尤其当她小小年纪已然明了哪个回答能“得分”哪个回答“不得分”时,我更觉出深深的悲哀。如果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如此老练地习惯于人格分裂,那我们会教育出怎样的一代人?
中国人向来以“为孩子好”的苦心而著称于世。但这辆开往天堂的最后一班列车却提醒我们,是时候思考一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为孩子好”了。就像前几天,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因为有商家要举办“接吻大赛”而引起一场风波,有人街头抵制。其实,办比赛也好,抵制也好,只要不违反法律,都有表达的权利。但让我警觉的是,抵制者所称的理由中不乏“不如动物”、“在街上‘啃’”之类的情绪化色彩极浓的词儿,更将“污染孩子”当作了一面大旗。我不禁无语了,在我看来,这种看似高洁的“道德洁癖”和化思考问题的一元方式,比接吻大赛更对孩子不利。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比起让孩子们与“接吻”隔离的空想,更紧迫的是教给他们如何尊重与自己不相一致的观点与理念,教给他们如何认识到要用多元、发散的思维来面对这纷扰的人间,如何在这纷扰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切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准,“顺我者昌,逆我者‘不如动物’”。
这班列车驶向了哪里?这就看每个人的解读了。如果我们从死的悲苦中读出生的力量,读出怜悯和救赎,读出渴望,从而在心底多些柔软,在以后的日子里带一分光与热给世上,那这班列车当然驶向了天堂。如若不然,那我们就该问一句:这班列车,把人心,尤其是孩子们的心,带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