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学习和兴趣也能相辅相成

何(王+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16日   12 版)

    在北京大学办学生社团,可绝对不是一件轻松事,因为学生们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大大小小的社团,总共300多个。

    在这里,一个社团想要长期存活也不容易。每个学期都会有新的社团加入这场“百团大战”,但同时也会有不少社团因为乏人参与而渐渐淡出学生的视线。

    2009年10月,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大二学生范敬怡发起成立了一个叫做“林歌项目”的学生环保组织。创办之初,“林歌”并不被人们看好——在此之前,多个环保社团短暂活跃了一阵后,便渐渐冷清下来,最终被学生们遗忘。

    “在校园里做环保,随便喊喊口号容易,养成习惯真的很难。当参与者慢慢没了兴趣的时候,组织者也会随之丧失热情。”范敬怡说。

    但“林歌”却没有走上这条老路。短短1年半的时间,北大校园内已有6000多人开设“林歌”绿色账户,各项活动的累计辐射人数超过了2万人。

    别人眼中“费力不讨好”的校园环保,范敬怡却一步步做出了名堂。她在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发表“大学生应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的主题演讲;她与5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共话建设绿色校园的经验;她在耶鲁大学介绍中国大学生的环保理念;她因为“林歌”而成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手……

    一些同学难以理解她对环保近乎偏执的热情。在她看来,环保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学环保、做环保对于她而言,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从小便养成的兴趣。

    在宽松的成长环境中寻找兴趣

    经常有人认为,范敬怡考入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创办“林歌”都是由于家长的长期引导——她的父亲范绍佳多年前也就读于北大,现任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但她对此的回应令人惊讶:“到了大学我才知道我爸是个科学家。”刚上大一时,有一次她和同学聊天,同学对她说:“你爸是科学家啊,真好。”她说:“啊,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呢?”

    事实上,尽管她和父亲所在的学院名称都带有“环境”二字,但她所学的专业是城市规划,父亲研究的则是大气环境,二者大相径庭。

    在她看来,父母对她的教育基本上是“无为而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引导”,“大概是小时候妈妈督促我学电子琴吧。”

    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对她采取的是疏导而非强迫的教育态度,鼓励她自己寻找兴趣,自己作出选择。中考时,她的成绩足够考入很多人眼中广州最好的一所高中,但她觉得“那里气氛实在太压抑”,便放弃了,父母虽觉得有点可惜,但还是尊重她的决定。

    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范敬怡在上大学之前都一直居住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小时候特别喜欢在校园里到处玩,爸妈并不会不放心,不像其他家长那样,小孩一放学就把他们带回家。”

    当时“原生态”的校园环境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那时的娱乐项目不是玩人工的秋千或者吊环,而是爬树和下雨后在草地上的水塘里打滚抓蝌蚪。”

    初中时,中大校园经受了一次系统的整修,令范敬怡颇感失落,“变成了现在城市里典型的公园,清一色低矮的草坪,而不是以前多元化的草地。”

    也正是这个变化,在她心底埋下了环保的种子。

    兴趣可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初识范敬怡的人常常惊讶于她的兴趣之广泛和分散——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各种常见球类,钓鱼、演讲、书法、芭蕾舞,甚至还有十字绣。

    而与此同时,她对学习的态度一直从容而有条理。当其他同学陷于题海中无法自拔时,她在整个中学阶段却从来没有熬过夜,总在晚上10点前准时睡觉,学习成绩也始终稳居全年级前两名。

    在范敬怡看来,学习和课外兴趣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良好的学习成绩,才能没有顾虑地发展课外兴趣,而在课外兴趣中获得的快乐,反过来也会使她在学习时具备良好的心态。

    她同时也明白,兴趣并不仅仅是兴趣而已,还有可能是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高二时,范敬怡和同学一道完成了一个与净化水有关的小型科研项目,算是迈出了环保道路上真正的第一步。

    回过头看,范敬怡觉得当时那个项目“过于简单”、“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她同时也认为,“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做出尝试本身的意义远比它的结果更重要。”

    这个科研项目后来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广州市一等奖。范敬怡也因此被评为广州市环保大使,代表中国前往英国伦敦参加2007年绿色城市学生高峰论坛,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名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第一次出国经历带给她最强烈的感受是:“国外绿色教育已经发育得很完善,而且很注重实践性,而国内基本还停留在喊喊口号的阶段。”

    她由此明白,环保并不只是抽象的理念,关键在于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

    范敬怡马上当起了急先锋。即使到了高三第二学期,她仍然组织广州市多所高中一同举办“绿色头脑风暴大赛”。高考时,她毫不犹豫地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类专业列为第一志愿,并被顺利录取。

    创意和执行力缺一不可

    刚上北大,范敬怡便发现“学习不像以前那么顺畅了”,“考试的时候似乎思路有问题,答了很多内容,但是总是拿不到高分”。

    实际上,在这所高手如林的学校里,大多数人都不免会有点挫败感:中学时当惯了领头羊,哪尝过落在别人后面的滋味?

    但范敬怡并未因此而感到苦闷:“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指标,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努力做到最好。”

    正因如此,她创办了“林歌”。

    为了避免“林歌”再次走入其他环保社团遭遇过的怪圈,范敬怡费尽了脑筋。在她看来,校园环保活动要想持续下去,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简单,二是有趣”。

    新鲜有趣的创意不胜枚举:“绿色账户”、“植物大战垃圾”、“环保冰灯”……在她的精心设计下,环保不再是抽象复杂的概念,而成为一种参与性极强的校园时尚。

    这些创意的产生,与她从小养成的多种兴趣有着密切关系。多一种兴趣,便是多一种思维方式。

    一项完整的活动所依靠的不仅仅是精彩的创意,还必须要有强大的执行力。这时候,中学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便派上了用场。对范敬怡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林歌”创办初期,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她一个人处理,困难和压力极大。与此同时,她的学习任务也相当繁重。

    如果没有从容的心态和富有条理的行为方式,这一切很难应对。

    她的一位同院师兄对这位“瘦弱师妹”的一件事印象十分深刻:不久前,康奈尔大学副校长突然造访北大,范敬怡被临时拉去“救场”,向对方介绍北大学生环保工作的现状,留给她的准备时间,不到一个半小时。

    她迅速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准备英文演讲稿,最后的演讲大受对方好评。当别人纷纷替她捏把汗时,她却始终不慌不忙。对她而言,这种“救火队长”的经历,早已是家常便饭。

    对于自己的未来,范敬怡希望能够加入环保NGO:“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以发挥自己的环保创意,做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何(王+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16日 12 版

学习和兴趣也能相辅相成
寓教于无言
唯一的不变是不断作出改变
新西兰剑桥考试制度评分标准变更
花钱择校未必买来好教育
首届“超级留学生”选拔大赛启动
京城新增两个雅思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