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08月0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有此一说

修学游应回归原本价值取向

鄢光哲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8月05日   11 版)

    暑假期间,修学旅游成为很多学生的不二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游热度毫不逊色于著名的旅游景点。

    边游边学、寓教于游,如今成为很多家长热捧的一种教育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圣经》中记载的东方五学士祝贺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以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历,就是最成功的案例。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充分佐证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积累的重要作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旅游业就率先开始探索一种叫做“修学游”的旅游产品,初期表现为以北大、武大为代表的“学府游”,其后又演变为“励志游”、“状元游”等。

    游是方式,学是目的,对于组织者而言,应既是游的专家,也是学的专家。但看如今国内的各类冬夏令营,都尚处在初级阶段。旅行社的修学游是“游有余学不足”,而教育机构的游学恰恰相反,“学有余而游不足”。

    而每到假期结束,虽然不少游学回来的学子侃侃而谈“修学游”过程中的见识和收获,但也不乏一脸沮丧、认为除了游玩收获甚微的群体。不少家长或是学生自身本都是抱着锻炼口语、拓展视野的心态“学”一圈回来,但最后却发现,“玩”的总比“学”的多。实际上,现在的“修学游”中,跟风、从众已成风靡之势,这为形式上的“学”,实质上的“玩”更是提供冠冕堂皇的理由。“修学游”所能了解到的仅仅是校园环境,以及对城市留下些浮光掠影的印象而已。

    在“修学游”活动中,“游”是途径和载体,“学”是目的,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多数打着“修学游”旗号的机构,都是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具有相当程度的商业营利色彩。“修学游”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商家招徕游客的一种“噱头”。

    目前,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广东等地,已经将“修学游”纳入中小学课程,其教育部门规定,学生必须修完相应的修学游课程,才能毕业。近些年,山东省每年接待大批来自韩国的中小学生,他们数百人成团,到泰山、曲阜等地文化景区参观,到济南、淄博等地的中小学观摩、学习。其深度和规范性明显超出国内由旅行社组织的“北京名校一日游”。

    笔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曾见到,许多小学生在走廊席地围坐在雍正皇帝的画像前,讲解员对画像讲解不是说雍正的文治武功怎么“燃烧自己温暖大地”,而是在讲朝服的细节,每一个图案代表什么意思。这样的讲解,别说小学生,笔者作为成年人,要不是因为时间原因,也想坐下来跟着仔细听。

    相比人满为患的北大、清华校园,北京众多的纪念馆和博物馆,学生的身影却并不多见。这些馆所既没有向“修学游”市场做过任何成功的推广工作,也没有在讲解和展出中做针对性的安排,以便学生假期中前来参观。

    相对而言,国内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在“修学游”中参与较少,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修学游”有“安全隐患”。因为没有更多利润,多数旅游机构不愿意进行深度的开发,仅仅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旅游产品对待,导致很多怀有“修学”目的的学生,停留在对景点的走马观花上,游完之后心里感到不过瘾。

    修学旅游介于游与学之间,又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重点在游,而不简单只是修学,是一种以游相伴、以学为主的旅行。修学旅游应以丰富知识、增长见闻、扩大视野、增进交流等为目的,直接体现旅游的户外教育功能。目前,“修学游”违背原本价值取向的现实,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学生们在夏令营游得满意吗
修学游应回归原本价值取向
冷清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线旅行社首次进入出境游全国旅行社十强
大学生“导游”:我们只是辅导员
翼装飞行将挑战张家界天门洞
2011西安世园会暨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台湾甘肃两地学子牵手重走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