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川的男孩们称旁边一个穿蓝色衣服的女生为“导游姐姐”。据了解,这位“导游姐姐”刘苹(音)其实是北京市某高校大二的学生。
刘苹告诉笔者,上学期期末,他们学校里有专门的协会帮外面的公司招募像她这样的兼职导游,感觉很像勤工助学,用旅行社的话说他们不是导游,而叫“辅导员”。刘苹在学校报名后,经过几轮面试和四五次培训就上岗了。
像刘苹这样的“辅导员”一般都是接待学生团,每个“辅导员”负责30至40个孩子。这几天她带着这个四川团的孩子去了故宫、十三陵、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北大等景点,一般景点都有专门的导游进行讲解,她只负责讲解大学。“我的职责主要不是讲解景点,是看好孩子,还要跟大巴司机、宾馆等地方接洽。”
当笔者问:“如果有小孩中暑怎么办?”她回答:“中暑的话我们有随队的队医。”说完她拉了一下身后一位穿红衣服女孩的衣角,说他们每150个孩子配一个队医,全程陪同出行。而这个队医年龄跟刘苹相仿,是某医学院的在读学生。
关于工资,刘苹一开始并不是很愿意说,“我们工资很低的,每天150元的基本收入,绩效工资在300元以内,是浮动的,主要看孩子、家长和旅游公司的监管人给我们打分高低,以及带团的次数等。第一次带团基本没有什么绩效工资。”这是刘苹第二次带团,每次带团时间是五六天,第一次带团她的全部收入是900多元,这一次她觉得有望超过1000元。
对于做“辅导员”,刘苹有些头疼:“这些小孩子太难管了,见到大石头都要爬,一会儿又喊累,说走不动,而且有几个年龄小的总是跟我讲四川话,我真的听不懂。”(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