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11时8分,三一大道浏阳河大桥成功爆破。这座全国首座三索面独塔斜拉索桥,年仅17岁便“寿终正寝”。尘埃落定后,网上对它的议论还在继续。(《长沙晚报》12月13日)
确实,设计使用年限50年,还属于交通部85科技攻关项目,却17岁就“英年早逝”,令人痛惜,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能随着一声爆破,不了了之。
一个说法是,超负荷运行造成了大桥的短命。那么,超负荷运行获取的效益,是否抵得了大桥寿命缩短三分之二的损失?否则,何以不按设计负荷进行管理?
另据网友的说法,“这座桥1994年建成,多年来多次加固无用,最后定为危桥拆除,我很好奇刚建了几年的桥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这座名噪一时的大桥通车仅半年后便问题不断,不断维修,难以根治”,那么,大桥是否存在设计问题,或者建设中存在着偷工减料、粗制滥造?
权威的说法是“现在它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固然,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交通压力的增加与日俱增。但是,一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大桥,总与相应瞻前的城市规划匹配,不至于相差如此之大。
据称“三一大道浏阳河大桥拓改重建将着重改善道路交通功能、景观功能及城市服务功能”,其中的“景观功能”引人关注。显然,一个城市的新建筑,于官员就是一个新的形象工程,是有助于给政绩加分的。
让人担忧的是,现在城市建筑中如此的“英年早逝”层出不穷。比如,杭州西子湖畔第一高楼22层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24层大楼铁道大厦都在“英年”夷为平地。22层98米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才7年就爆破,甚至还只是“童年”。到底为什么?都是一笔笔糊涂账。
如果不能对“英年早逝”问个明明白白,查个彻彻底底,并追究相应责任,炸桥炸楼依然会如放一个炮竹一般随意。而如此在城市建设中的无用功、瞎折腾,乃至种种矛盾、惊人浪费,恐怕永远没有个完,而这当然都要用纳税人的血汗钱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