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学期得了10000元奖学金,可是要交5000元到院里,这是什么道理?辅导员们说这是提成。”日前,南京大学小百合上的这篇帖子发出后,立即蹿升为全站十大新闻之一。南京某高校负责奖学金管理工作的学工处副处长宗老师说,班级搞活动没有活动经费,向学生收费也是很难避免的。(《现代快报》2月22日)
奖学金遭遇“潜规则”,并非个案。此前,浙江、重庆等地一些大学的学生奖学金也往往被“平均分配”,“学院把一项3000元的奖学金分成了3份:两个1500元和奖状,我拿了奖状,另外两名同学分了那3000元。”据说,凡此种种,已经成了时下高校“公开的秘密”。(《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19日)好一个公开的秘密!原本严肃的奖学金为什么会被“潜规则”?
据报道,时下很多大学的奖学金评选存在很多漏洞,人选确定既缺乏清晰、明确的标准,评定过程又充满了人为操纵因素,貌似详细复杂的规则,不过是一堆繁琐的虚文,到头来,只能是“撒盐面”、“轮流坐庄”。于是,这样产生的奖学金“人人有份”、“各取所需”,似乎也就见怪不怪了。
评上的学生不以为荣,只当意外之财,而一般同学似乎也不以为意,学校里有多少评比都在类似的敷衍、随意中丧失权威性,等而下之,“穷斯滥矣”。可见,奖学金评选发放中规则意识的丧失,不仅让奖学金制度蒙羞,也使得这样一大笔奖学资金难以切实发挥应有作用,这实在很可感叹。
权力的过度介入,也让奖学金的良好初衷被扭曲甚至蒙羞。很多大学生都提到,现在一些大学的奖学金往往成了行政化的附庸,不仅学校里的领导在给谁不给谁的问题上有很大权重,就是那些担任学生会职务、班干部的学生,其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远远比一般学生高。在一些大学,奖学金甚至被视为学生干部的“辛苦费”,班务活动、学生会活动的机动经费。
为什么南大的辅导员会明目张胆地暗示学生“返还”奖学金?根源就在于辅导员在奖学金发放上拥有绝对的权力。既然权力可以影响奖学金的发放对象,则当然可以“合法”提成。可叹的是,学生们对此似乎也已司空见惯,“只要数额不是太大,也能接受”。可见,强权之下只能产生冷漠、顺从乃至无可无不可的学生。
无论国家奖学金,还是大学自行设置的奖学金,其初衷都是为了奖掖优秀学生、扶持贫困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上进。从历史上看,尽管具体表现形式不同,旨在奖掖激励的奖学、助学方式却绵亘不绝,众多学子因此获益。近年以来,国家更是加大了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比例,各大学也均有各自的奖学计划。可以说,单纯就制度设计而言,奖学金上面体现出来的制度善意毋庸置疑。
因此,奖学金的制度善意不容扭曲,更不能被所谓“潜规则”践踏。当下,一方面应以更明晰、操作性更强的程序来规范奖学金的发放,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另一方面,还必须从根本上一点点祛除蔓延在大学里的行政化取向,让权力从奖学金评选中退出,让奖学金回归奖学金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