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创业的学历层次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江苏和浙江的创业大学生大多是本土创业,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同度还需提高,这是记者日前从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性研究》成果鉴定会上获悉的结果。由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主持完成的课题《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性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成果和存在问题,并发布了《沪苏浙皖四地高校创业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课题组通过沪苏浙皖四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关负责部门共收集四地大学生自主创业数据4638条,并对数据分别按照学校类型、学历、专业、生源地、创业行业等维度进行分析研究。课题组专门对四地大学生创业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四地大学生创业的类型和特点各有不同。
四地大学生,创业大不同
上海的创业大学生能从社会需求中发现创业契机,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认识社会的实际和潜在需求,以满足需求为最初目标找准创业方向。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曹洪涛看准校园招聘市场的广阔空间,创办了应届生求职网,在流量上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求职第一网站;华东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谢应波等6人看到医药化学原料销售专业化服务领域的空白,创办了泰坦化学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多家500强制药公司的固定原料供应商。
上海的大学生个人创业行为与地区经济发展大背景相适应。高学历人才资源的配置、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都需要大量相关领域的企业承担具体的配套工作。自主创业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趋势相适应,就更容易实现双赢,取得成功。
江苏的大学生则能够较好地利用地方、学校提供的创业资源,扩大创业规模,提高创业质量;同时也说明江苏省近年来在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确实投入巨大,对帮助引导大学生创业发挥了突出作用。比如,江南大学的毕业生马腾在校期间就创办了麦梯时尚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公司所在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内汇聚了一批顶尖科研院所,是无锡市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公司依托此地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深厚的学术积淀,结合长三角市场,迅速生产出优秀的创意产品与服务。
浙江大学生创业则体现了一个“活”字,首先是形式活,不但有大学生参与科技创业,更有许多在校学生通过经营小商品经济、网上开店等形式灵活创业;其次是头脑活,浙江大学生在创业经营过程中敢想敢做,充分体现了“浙江精神”的开拓意识;最后是管理活,无论学校还是政府,都为大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创业环境,创业门槛设定低,政府力量参与较少。
而且浙江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主动性相对突出,通过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比较强烈。知名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宁愿放弃高薪和稳定的工作而选择艰苦创业,在浙江并不鲜见,杭州禾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几名浙江大学的毕业生联合创办的,创业团队中不乏博士和硕士,很多都是放弃了年薪二三十万元的工作来创业,也说明浙江确实有浓郁的创业文化环境,创业能够得到大学生的较大认同。
安徽大学生的创业更多依托学校在场地、设备、技能培训方面的大力支持,课题组推测,安徽省的创业教育以高校为主体,高校在创业教育中起主要作用。
大学生创业社会认同度需提高
研究者考察了部分家长对子女进行自主创业的态度,在沪苏浙皖四地共回收了391份有效问卷。在这些调查对象中,77位家长的子女已经创业,314位家长的子女还没有创业。家长对子女创业持“非常支持”和“支持”态度的,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省,为60.51%,浙江次于江苏,为57.15%,四地创业支持度均超过50%;家长对子女创业持“不支持”和“非常不支持”态度的比例最高的是安徽省,为23.68%,远高于其他三地。
研究者把参与调研的全国2147位家长或普通民众分为“已创业大学生的家长”和“未创业大学生的家长和普通民众”两类,发现已创业大学生家长对子女创业持积极态度的比例为67.6%,高出一般民众近10个百分点。课题组分析,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由于家长的支持态度对子女创业具有一定的促成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子女从事创业而强化了家长对创业的肯定性认识。
对于大学生创业,民众最担心的问题是市场风险和项目的可行性,其次顾虑的问题是资金储备不足,也有相当数量的民众认为大学生应当先就业再创业。一位选择“其他原因”的受访者填写的理由是“创业还没有就业的收入多”,实际上代表了许多民众包括学生家长的看法;也有受访者填写的理由是“需要应付各方面的关系”、“耽误学业”,反映了家长对子女独立创业的忧心。
课题组特别指出,上海的文化环境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上海社会存在的“白领文化”根深蒂固,上海青年“白领”意识强,“首领”意识弱,缺乏在创业领域开拓进取的胆魄。
其次,家庭因素的影响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上海家庭“一胎化”现象较为普遍,作为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很自然的倾向是希望子女在职业生涯的规划发展中尽可能避免风险和困难,以较少的艰辛付出换来较高的物质回报,所以在多数家长看来,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和大企业上班显然是比自主创业更加明智的选择。
本报记者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