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遭围攻的眼保健操错在强制

陈方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7月20日   02 版)

    近日,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被网民疯狂转发,“眼保健操”遭到了莫名的“围攻”。

    微博的内容大致是,“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全世界仅中国做眼保健操,按摩毫无作用的穴位,49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达3.6亿人……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一些媒体在报道这则新闻时,毫不犹豫地使用了“残害”两字。

    把“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的悲惨现实归咎于眼保健操,实在有些武断。近视率上升,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沉迷于电子产品也是重要原因,说眼保健操“残害”青少年,太不负责任了吧?即便不是眼科专家,仅从常识判断,眼保健操“残害”青少年这样的说辞,确实有些危言耸听。预防近视不好说,但缓解眼睛疲劳的功效一定是有的,至于“红眼病”“眼部感染”之类的负效应,那是做眼保健操时的“技术性”问题,不能归咎于眼保健操的“原罪”。

    明知如此,可看到“眼保健操无用论”这条微博时,许多人还是忍不住想要转发。转发的目的不是为了扩撒“谬误”,只是这条微博中暗藏了自己的心迹,“迎合”了自己心底曾有过的某种抗拒——对强制的不满。

    从小学时代开始,眼保健操就成为必修课。课间时分,配乐响起,学生们必须把手“捂”在脸上做眼保健操。动作规范老师自然是指导过的,可学生们在做操时,动作是否到位,穴位按摩得是否准确,就没人管了。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在做,而且必须要做。我记得上小学那会儿,如果偷懒不做眼保健操,所在的班级就会被扣分,影响到年终评比。做不做已经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一项集体动作。

    眼保健操为什么会成为一项“集体动作”?据《扬子晚报》报道,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自创的,后来在全国被强制推行,这一推行就是49年,以至于做眼保健操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倡导做眼保健操并没有错,很多网友质疑眼保健操,其实质疑的未必是眼保健操本身,而是眼保健操背后的强制力。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强制着从事某种集体活动。对“眼保操”的逆反心理一直被压抑着,终于找到了宣泄的机会——当“眼保健操无用论”出现时,无论这种声音是否客观,许多人还是会下意识地附和一下。

    为什么要“强制”推行眼保健操?原因无非是为了青少年视力健康考虑。可是,在“一切为了你好”的“善意”前提下,强制是否就合理了呢?在不影响他人权利的前提下,如果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一切为你好”的“善”很有可能不被人待见,甚至会成为一种“恶”。

    面对网民们对眼保健操是否有用的质疑,教育部已经表示“已在组织相关眼科专家对此作出解释,会尽快向网友公布。”为网民释疑解惑自然是终结“眼保健操争论”的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反思一下眼保健操的推行,是否该动用强制的力量。在一个习惯了“被强制被统一”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即使眼睛视力得到了健康的保证,他的身心是否就健康了呢?

分享到:
“近八成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是撒娇
生态贡献奖也食人间烟火
遭围攻的眼保健操错在强制
晒“三公”不仅仅是一个仪式
政治学习时间在学什么
挪用保障房资金该如何问罪
退路
微言快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