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寄语
成功源自永不回头的坚持,归于一往无前的壮志——一个在路上的奋斗者的自勉。
在北京市西二环的辅路上,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交易所——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这是全球金融信息交易领域里首创的公司制交易所。一年多前,伴随这个交易所的成立,其总经理徐丰走入公众视野。
虽然徐丰在新华社工作只有10几年,却从事过记者、编辑、杂志社总经理等工作。在同龄人中,他常被看作佼佼者,但徐丰始终这样定位自己——在路上的奋斗者。
“年轻人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往往会有实际与梦想不相符的困惑。”徐丰说,“作为个体,年轻人在不忘追求梦想的同时,要把梦想与机遇结合起来。”
事实上,徐丰最初的理想是做一名战地记者。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两年后,他被调到《环球》杂志社参与该刊改版工作,任副总编辑兼总经理,负责运营和经营工作。当时他只有25岁,也因此改变了发展方向。
2002年,新华社组建新闻信息中心,统筹国内外分社为其用户提供新闻信息产品的服务。徐丰调任该中心主任助理,2005年,31岁的他升任党组成员、副主任。2006年起,参与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建设,2010年,筹建了金融信息交易所。
徐丰认为,责任意识是把握机遇和干好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责任心、理解力、总结反思创新的能力、积极的心态、有效的沟通是责任意识的五大要素。其中,责任心是基础,做任何一件事或一项工作,都要尽快进入角色,用心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
采访徐丰是在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现在的办公地点。一年多前的夏天,正是在这里,徐丰和他的团队,仅用45天完成了原有建筑拆改、水电系统改造、电子拼接屏安装、控制等交易所装修建设工作,建成了如今全国首家采用云计算、云终端研发的交易发布展示系统,实现分屏交易业务的实时同步展示。也正是在这里,世界上首次利用量子通信技术实现金融信息传输的“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正式开通。
“所有已经创造的模式都是学习的案例,在整个社会领域,并不缺模式,缺的是将有效的模式用有效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与所从事的领域有一个‘水土相服’的引入和切入,虽然领域不同,但模式相通。”就在这样的理念下,徐丰带领团队深入国内主要要素市场、金融机构调研,不断探索交易所发展模式,论证交易所建设方案,确立了“交易所的交易所”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干很多事情我是个外行。”徐丰说,他经常要面临怎么处理好这个问题,“要不断在沟通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发现,在发现中沟通,‘闭路’循环,开放心态,尊重他人之长,就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