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我国农业科技“一号工程”启动

剑指创新机制缺乏活力等问题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22日   06 版)

    本报北京1月21日电(记者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经农业部和财政部批复,中国农业科学院起草的科技创新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科技领域有了最新的发展规划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工作会议报告》中,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将其称之为我国关乎农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完善现有科研条件和薄弱环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是这一规划出台的主要目的。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的话来说,当前农业科技界面临着诸如学科领军人才严重短缺,部分学科重复、研究力量分散,围绕国家中长期重大目标集中力量、持久攻关、形成研究积累和重大突破的能力不强,创新机制缺乏活力等问题,而“一号工程”就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抓手。

    以创新机制缺乏活力为例,中国农业科学院调研发现,科研人员申请科研项目的渠道繁多,最多的时候,有科研人员一年可以从44个渠道申请到项目,这其中就很难避免项目交叉,乃至项目重复;调研同时发现,科研人员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用在申请项目、项目答辩、项目验收等非科研活动上,唐华俊在列举这些数据时反问道,“这么点时间,如何出大成果?”

    “怎么能让科研人员静下来心做研究是关键。”唐华俊说,在“一号工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以持续稳定支持为特征的科研组织方式,确定各学科和研究方向的重点任务,让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活动。比如,参加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原则上不允许再去申请其他科研项目,就是从体制机制上来减少科研项目的“小而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各研究所科研方向分散重复的问题”,“一号工程”还确立了农业科技领域8大学科集群、136个学科领域及309个重点研究方向。

    在实施方面,李家洋介绍,“一号工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择优选择6个左右研究所、100个左右重点研究方向进行试点,招聘组建100个左右科研团队。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于近日向社会公布了有关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全球招聘的信息,这是该院首次对有关研究所所长岗位实行全球公开招聘。

分享到:
唐勇:做好选择 努力前行
邹磊:踏实工作 永不言败
王兵:调整心态 攻克难关
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颁奖座谈会举行
中科院:摒弃论文数量 更重成果产出
我国农业科技“一号工程”启动
你吃过食品“变身剂”吗
中专毕业生破格当上大学教师
郑州“诚信鸡蛋哥”坚守“赔钱买卖”
2012中国慈善年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