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丽 实习生王诗堃)4月24日午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太平桥广场上开始搭建演出台,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市民驻足。晚上,这里将举办一台法治文艺演出,出演的不是演艺界的明星,而是北京7所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是第五批“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青少年大型普法系列活动的志愿者,而这场文化交流节目也是这场基层行活动中重要内容之一。
康玮星是北京大学法学院2009级本科生,这次参演一个名叫《滁州维权记》的小品。一对夫妻经不住假货推销员的忽悠,购买了伪劣化妆品和营养品,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维权成功。为了不让枯燥的法律用语贯穿始终影响观看感受,康玮星和同学设计了很多“包袱”。当妻子用了伪劣化妆品满脸红肿去找推销员理论时,对方辩解称“面色红润”,演员话音一落,台下已笑声一片。
在此次普法基层行活动中,让晦涩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始终是志愿者们思考的主题。
他们出发前,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陈冀平就曾指出,志愿者要创造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法治文化活动,使法治精神、法治意识能够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深入人心,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培育对法治的信仰和认同,发挥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对人的引导、塑造、规范、教育等作用。这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陈冀平说。
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准备的普法益智棋、扑克牌以及法治类图书,不到半小时,就被市民领取一空。
离开校园,志愿者发现基层的实际情况跟书本上相距甚远。200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后,中国政法大学的2011级研究生逄小溪一直对“公证制度”公证制度在基层的落实很感兴趣。“如果能在基层统计一些数字,那对了解这项制度是很有意义的。”逄小溪和同学在滁州市、全椒县和下面的乡镇都发放了调查问卷,“我们看着他们做,并给他们解释,这样能保证问卷的利用率。”
可是,逄小溪发现:“他们都不太清楚什么是公证。”至于民事纠纷后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大部分的百姓除了选择上法院外,只知道“去北京上访”。与全椒县襄河镇的领导干部交流时,志愿者谈到了这个问题,“镇领导知道有公证处这么个单位,但镇里没有,最基层的公证处也在县级以上。”逄小溪说。
这可能就是立法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对很多法学院的大学生来说,课堂学法更注重法律规定,而这次活动,给他们提供了法治状况和现实问题机会。北京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张利柱说:“我非常珍惜这次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这让我们更好地接触了社会,特别是法治建设的基本状况与存在问题,有很多是校园里不可能接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