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自证清白的“全规办”能否抗击学术腐败

方成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7月02日   02 版)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全规办”)在近日针对《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作出的回应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字斟句酌的。

    这份回应以公文的标准文字和大家司空见惯的口气“自说自话”: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振国、曾天山、刘贵华、张彩云,对外经贸大学窦卫霖等课题的申报、评审、结题,“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的,未发现违规情况”。

    媒体质疑的是:全规办的几位领导利用手中的学术权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袁振国,这位身兼全规办主任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不但自己拿到全国教育规划的重点课题,其妻窦卫霖的“研究领域跟教育公平不搭边”,也在丈夫管辖的机构里分得了一杯羹:获得有关“教育公平”的国家课题。

    此前,中国青年报记者要求采访袁振国核实与他本人有关的一些问题时,袁说:你没有权限来采访我个人的问题。和一些在任时义正词严谈反腐的官员一样,袁振国也曾旗帜鲜明地表达过对学术不正之风的意见。几年前,他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的身份对记者说,学术失范严重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败坏了社会风气,必须下大力气制止。如今,不知道在袁振国眼里,他们这种“靠山吃山”的行为,是否也属于应“下大力气制止”的学术不正之风?

    在某种程度上,全规办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关系,类似于“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除袁振国外,教科院副院长曾天山曾担任全规办副主任,而刘贵华、张彩云是现任的全规办副主任。也就是说,袁振国等人管理的机构,出面“证实”了自己的清白。

    有意思的是,袁振国在拒绝记者采访时搬出了“纪委”这个挡箭牌,他回短信称:“涉及我个人通过纪委。”(袁是正厅级别,我理解他说的纪委,应该是指中纪委驻教育部的纪检组)但在需要由纪委这个第三方或其他有关组织来证实他的“清白”时,他却选择了自己领导的机构。

    全规办的表态很容易让人想起,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人举报时,能源局新闻办的迅速反应:对刘铁男的举报纯属污蔑造谣。全规办只是众多“自己查自己”的阵营中的一员。这些组织和部门的问题被媒体曝光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照镜子”、找问题,而是如何 “自证清白”,用三言两语将事情敷衍过去。

    分析这些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某些领导干部缺乏媒体修养,把媒体的正常监督视为“多管闲事”、“添乱”或“找碴儿”。此种心态下,他们不会将媒体监督视为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机会。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曾告诫一些地方官员:“记者不是部下,不是学生,不是敌人,甚至也不是朋友,而是挑战者。”但这个“挑战者”在一些人看来,挑战的是自己不容置疑的权威,因而成了“捣乱者”。对捣乱者,态度可以蛮横,可以不屑一顾,可以随意应付,就是不能以诚相待。

    二是这类人往往具备公关领导的能量,低估甚至漠视公众的智慧与力量。他们处理这类媒体监督的主要原则是:只要稳住领导,就万事大吉。他们往往采取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性汇报”、并私下表现出恳诚接受批评的态度,以赢得上级的理解和保护。而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无疑会助长下属有恃无恐的心态。

    三是众多“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烂尾新闻”,给了他们瞒天过海的信心。他们很清楚,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媒体不可能“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报道,发布一份不痛不痒的回应,或干脆置之不理,几天后,自己就会安然无恙。实际上,媒体监督的使命在于揭露问题,要解决问题还得靠有关部门。如果有关部门“不愿查,不敢查”,则新闻十有八九会烂尾。而每多一起“烂尾新闻”,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下降几分,代价不可谓不大。

    目前,尽管全规办自认为没有发现违规之处,但还是在“说明”中表示:“正在修订有关管理规定,明确我办工作人员今后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管理的项目。”这等于间接承认了此前的行为不当。这个表态值得肯定,但仅此还不够,需要有人承担责任。教育部曾经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零容忍”。现在,正是检验这句话的可信度的时候。对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行为能否做到如袁振国所言“下大力气制止”,关系到我国学术环境的净化与学术道德、学术水平的提升,不可谓不重要。

分享到:
以改革限制学术江湖的权力之手
别把舆论监督演绎成舆论宣泄
自证清白的“全规办”能否抗击学术腐败
环境公益诉讼的“独家”之忧
“做好删帖工作”就能消除恐慌?
要相信追求真相的力量
抵制虚假加分,不是一所学校的战争
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