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岁的杜灿灿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那场灾难带给她的不只是伤痛,还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那时候那么多人帮助我们,我希望以后也能做个帮助别人的人。”走入大学校门的杜灿灿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公益事业。她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还担任成都血液中心设在该校的无偿献血小分队的队长。她常常东奔西走拍摄各种视频短片,在街头宣传无偿献血。
2009年,杜灿灿参与组织了“爱有戏”,起初这只是几个爱表演的年轻人搭建的一个活动平台,后来慢慢成了关注弱势群体的组织,杜灿灿也开始成为一名专职社工。她很喜欢“爱有戏”这个名字,她说有戏就是有希望,希望通过这个组织能让更多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第一次关注城市社区里的贫困群体让杜灿灿记忆犹新。那是去成都水井坊社区的一次走访,这个社区处在成都市中心,“有一户人家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有的家庭一个月都不舍得吃肉,想吃荤腥了就去市场买鱼内脏吃”。那一刻,杜灿灿很受触动,特别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但真正想进入社区也并不容易,“因为居民并不信任我们”。
有一次,杜灿灿去社区走访,看到很多阿姨在聊天,就想上前去跟她们聊聊,也介绍一下“爱有戏”的项目,结果刚一张口,就被一位阿姨抢白了一顿。这种不信任和排斥并没有让杜灿灿丧失信心。她还是很耐心地介绍他们的情况,这一天那位阿姨没有接受她,她隔一天再去,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阿姨被她的诚心打动了,不仅接纳了杜灿灿和“爱有戏”,还主动给她推荐社区里的困难家庭。
“爱有戏”的工作很忙碌,但杜灿灿却觉得充实又快乐,“每帮助一个困难家庭,都很有成就感”。
去年,杜灿灿还参与了芦山地震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并协助组建“420联合救援”行动团队,协助动员单位志愿者团体57家,院校志愿者团队41支,参与的志愿者达到1016人。
那一段时间,杜灿灿不间断地收集灾区信息,募集物资,组织志愿者,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熬得又黑又瘦。但看着一车又一车物资不断运往灾区,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时候,杜灿灿会觉得自己做的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助人过程,自己也享受着快乐,“他们让我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让我看到更多的善”。
微寄语
用有效的行动创造未来。
本报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