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5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一谈建设首都旅游圈

首都经济圈 旅游当先行

王兴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5月09日   11 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北京、天津和河北党政负责人座谈会,要求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标志着“首都经济圈”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首都经济圈”已议了十余载,写进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有3年多,但少有实质性进展。华北地区雾霾与“大城市病”的严峻形势,使得京津冀合作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首都旅游圈”也已倡导多年,京津冀三地都做过一些努力,北京推动了北方9省市旅游合作,天津倡导了环渤海城市旅游合作,河北推出了环京津休闲旅游经济带,但总体上依然“雷声大、雨点小”,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显得相当滞缓。究其原因,固然有旅游界自身的不给力,但更重要的是大环境的缺失。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发达,市场驱动形成了产业结构分工协作的局面,区域经济水平也相对平衡,此间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流涌动,为旅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京津冀三地工业化与城镇化呈阶梯水平。北京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为0.8∶22.3∶76.9,常住人口城镇率为86.3%。天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51.7∶4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62%,常住人口城镇率约为70%。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0∶52.7∶35.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8%,常住人口城镇率约为60%。总体上北京已完成城镇化,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天津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后期;河北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中期。

    在市场经济下,区域间经济社会的阶梯式水平本来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由于历史形成的行政藩篱与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北京作为首都行政色彩浓厚,京津冀各忙各的,埋头构建各自“大而全”的经济体系,一味追求各自的GDP,至今未能实现三地产业合理分工。京津两市虽交通“同城”,但经济并未“化”为一体。京津对河北的经济辐射效应未能得以发挥,反而形成“虹吸”现象,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三地经济水平悬殊,形成近在咫尺的城乡式的市、省“二元结构”。河北面积是京津的10倍,人口相当于京津的两倍多,但经济总产值却比京津低1/5。

    欧盟一体化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旅游协同发展的经验证朋,区域一体化是“皮”,旅游一体化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中央把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列为国家战略,区域旅游合作迎来从未有过的历史性机遇,理应乘势而上、强力推进,并在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独有的先导作用。

    本来,京津冀地缘一体、人缘一家、文化一脉,共同源于燕赵文化,从元、明、清以来,天津、河北一直是近畿之地、直辖之区。“京津出门是河北,河北抬腿进京津”,京津两大城市近在咫尺、夹在河北之间。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京津与河北多数大中城市之间已形成1~2小时城市圈。古都北京与近代天津形成历史之链,皇城、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构成一体的古都文化系统。由东向西联成的长城文化带与由北向南串成的运河文化带在这里以“丁”字形交会。北京少山缺海,天津有海港无沙滩,而河北山海相拥、高原草原与平原田野广袤,但缺乏大都市的支撑。

    京、津3000多万城市人口与河北7000多万城乡人口,目前三地700万的入境游客和几亿的国内游客,成为圈内外巨大的客源汇集地。三地区位相连、交通便捷、客源互流与资源相补,构建“首都旅游圈”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兼备,独缺的“政合”。冲破思维定势、拆除行政藩篱,北京卸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包袱,天津不再“上不求老大、下不靠老乡”,河北跳出“一亩三分地”,三地旅游界同心协力、抱团一搏,首都旅游圈就会顺势而起、腾空而飞。

    旅游业应该而且能够为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协作、配置优化,实现一体化的先导产业。旅游活动的本质是异地体验,跨区域、跨边境、跨国界之“旅”是“游”的内在要求,区域旅游协作符合旅游内生的发展需求。

    旅游的协作互利性大于博弈性,阻力小而动力大,成本低而效益高。旅游业的区域协调不像工商业的调整,涉及企业拆迁、并转和大量执业人口的迁徙,也不涉及京津污染、低端企业的转移对河北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只要转变政区为界的定势思维,拆除现有的行政阻隔,调整相关政策与规则,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交通、信息网络,使食住行游购娱及信息服务设施和人员等存量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变成增量资源,实现旅游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市场共推、客源互流,势必会产生1+1+1>3的效应,形成1×1×1=1的立方效应。

    首都旅游圈的形成必将加速并扩大国内外游客在三地之间的流动,推动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多个服务业的流转与繁荣,将有力地推动三地中小城镇、特别是河北城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中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转移,在提升中心城市品质的同时,加速中小城镇与现代农村建设,产生助力京津冀城市群发育、强盛的正能量。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建设京津冀等世界级城市群目标中,构建首都旅游圈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在首都经济圈发育中担当起打先锋的功能。首都经济圈建设事关全国城市群发展大局,可以说是全国新型城镇化中的新“平津”战役,更是全国区域旅游一体化中的一大战役。堪称“老大难”的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破题了,其示范力量不言而喻。

    大伦敦、大巴黎、大东京、大纽约的经济繁荣及其旅游兴旺的经验表明,以首都或大都市为中心形成特大城市群,可以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疏解核心区的产业与人口密集度,挖掘周边腹地的资源,实现大区域的资源共享、产业分工、环境治理、持续发展,这是现代城市群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王兴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5月09日 11 版

“乡村旅游”将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五一”小长假 马来西亚跌出热门目的地
首都经济圈 旅游当先行
2014世界旅游形象大使中国区总决赛启动
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成立
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迎客
遨游网与银联联手推出境外消费奖励系统
“低碳·健康家生活”宣教活动推广简约生活方式
中国徽州微旅游大学生模拟寻访活动邀你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