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风尚随我

我的私人定制:从脸萌到大师画

实习生 左斯娴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05日   09 版)

    七夕节期间,互联网社交圈中一些好友的头像,一夜之间由一个人换成了两个“萌萌的”脑袋拼一起的新头像,还写着“百年好合”口号,开启秀恩爱的“私人定制”。

    粗线条、圆笔触,简单的几笔勾勒,二次元头像“跃然网上”。这是用当下红极一时的移动应用“脸萌”创造的个性头像,其应用的自身定位是拼脸——“即使你不会画画,也可以轻松制作你的专属卡通形象”。进入应用之后,选择性别为“帅哥”、“美女”,或者双人模式,接着用户还可以选择发型、发色、脸型、肤色等动漫头像所需要的素材,经过排列组合,造就独一无二的你。不仅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在使用,连陈慧琳、郑中基、方力申、周秀娜等明星也曾在社交网站用“脸萌”秀出自己俏皮一刻。

    “脸萌”的创始人郭列今年25岁,这是他二次创业的成果,目前“脸萌”下载量已经突破了3000万。他说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听话”的人,喜欢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在他眼中的90后,拒绝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而是要自我表达和个性鲜明。

    笔者走访一些90后大学生后发现,一些同学和朋友会互相给对方制作“脸萌”头像,展现自己心目中对方的形象。天津城市建筑学院的学生张鹏宇说,“虽然脸萌还原度不算很高,但好看就行,要的就是萌”。他为自己其他5位室友制作了“脸萌”,其中有两位已经将他制作的“脸萌”当做了自己的头像。

    电子科技大学的赵佳祎同学也将“脸萌”当做自己的微信头像,她说“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是她来”。她的闺密黄杨佳也主动要求赵佳祎为自己做一个“脸萌”,通过像不像来“考验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当看到好友的作品之后,黄杨佳非常满足,“咧开嘴傻笑的样子就是自己平时的形象”。赵佳祎和黄杨佳觉得,当各自都用“脸萌”头像在微信上聊天时,就像直接见到了对方,她们还打算用双人模式“秀友情”。

    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倪桓博士看来,用“脸萌”做出来的头像跟我们真实的面目既像,也不像:像是整个还是形似的;不像则是脸上的疤没了痘痘也看不出来了——“脸萌”对人进行了一次美化。

    郭列说,对于这一代年轻人而言,个性化已经成为一种刚需,而头像则是在社交媒体中体现这种刚需的重要方式之一。

    早在腾讯推出 “QQ秀”的时代,就有无数人愿意为了一身个性的装扮不惜花钱购买虚拟服装;在“脸萌”之前,还有iMadeFace、魔漫相机等一系列的个性头像制作应用。倪桓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受各种限制,没办法凸显自我的特点。但是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渠道和平台,都能够秀出自己的形象来获得别人的关注。

    除了“脸萌”,近期还有一场个性化爆发的盛宴。一幅幅冠以“大师画画系列”的奇异的肖像画也在新浪网、人人网和豆瓣网等网站走红:穿条纹装的谢顶男成了草原上奔跑的斑马,头发分成左右两个阵营;张嘴咆哮的女郎抽象得只剩下大嘴,嘴中咆哮的大嘴不断循环;港口擒着大虾的男人反被大虾擒住,一脸扭曲……画风百无禁忌,色彩奔放张扬,网友们一阵狂呼:大师,请给我画一张肖像吧!

    在豆瓣线上活动“给我你的照片,让我为你画肖像2014”中,一开始大家都很平静,直到有一天,出现了这位慷慨的“大师”张子豪。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今年23岁。张子豪对笔者说:“当时我还在吃饭呢,朋友告诉我‘出事了’,才知道自己就这么火了。”在他的微博和豆瓣下面,全是粉丝们热情的回应。中央美术学院学生王婷在看过“大师作品”之后惊呼:“这种画风简直是把抽象派、野兽派、后印象派吃透了!”

    张子豪坦言,自己不是科班出身,今年年初他偶然发现有朋友在这个线上活动中帮别人画肖像,觉得很有趣才开始用数位板在PS上创作,目前,已经创作了近40幅风格迥异的肖像。开始他仅仅是在 “线上活动”中自娱自乐,但从1月份坚持到了现在,根本停不下来,正如他给上传肖像作品的相册起的名字——《对不起,可是我就是手忍不住啊》。

    偶然一天他在微博上发了自己画的肖像合集,路过的网友看到并转发,关注度便如滚雪球般被不断放大。最先挖掘到“大师神作”的网友“江南大野花”转发量就达到了近8万次。随着“新浪娱乐”、“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等知名公共账号,和“豆瓣一刻”移动应用、人人网的推广和转发,粉丝蜂拥而至,只求大师一画。甚至有热情女粉丝说:“孩子他爹,孩子都给你生了!你要画我一辈子!”

    他在一幅肖像画下写道:“融入了喜欢的几个艺术家的元素:草间弥生、巴斯奎特、安迪·沃霍尔以及埃舍尔。”中央美术学院老师李明晓解释,这些提到的画家都是当代绘画艺术的先锋,或许大家不认识安迪·沃霍尔,但想必大家对其作品《玛丽莲·梦露》一定不会陌生。这些画家通过波普风表现一些写实主义和原生艺术,透出自发与强烈的创造性,尽可能少地依赖传统艺术与文化的陈词滥调。

    无论是“大师画画”还是“脸萌”,倪桓认为这些寻求“私人定制”形象的行为中,最明显的还是在寻求一种认同——既是自我认同也是他人的认同。“一方面能够知道自己在对方眼里是什么样子,追求的是他人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是透过别人的看法来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同自我。”

    寻求个性的头像为何会形成一种风潮?倪桓认为“跟整个大众文化环境有关系”。“当下大众文化偏向于消费、轻松与娱乐,我们都不太思考了,也不寻求哲学的帮助,很多时候我们累了,就通过八卦一下或者恶搞一下来调剂生活。”倪桓说,“被画的人或者被拼出来的人看到创作出来的肖像被如此消费了一把,事实上是非常过瘾的。纵使一些肖像既不‘像’也不‘美’,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彰显的就是一种个性。”

我的私人定制:从脸萌到大师画
张默再涉毒
“永远正确”的经典会被笑声“玩”死吗
“七夕档”难见爱情片
中国的艺术正处于一个重建圣殿的时刻
“英儿”病逝
汪晖谈“拼爹资本主义”下的青年出路
中国音乐产业启动“数字化转型”
大理将围城收费
国博受捐崔如琢30件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