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现今人们不重视教育,从国家领导人到地方官员,从社会到家庭,几乎人人都在谈教育、关心教育,教育几乎成为随时可以听见的话题。也不能说现今教育没有发展。岂但有发展,而且是大发展,号称史无前例的“跨跃式”发展。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与速度之快,堪称举世瞩目。
然而,仍然有为数极为众多的人为教育犯愁。因为教育确实是已经生病,虽不能说“病入膏肓”,但也算得上疑难重症,问题成堆,盘根错节,整治匪易。概括起来,可能就是“我们的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但是,什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什么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本来就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即使是教育部门实施的各项重大举措,也都是以决策者对上述两种要求的认知为依据,而问题正出于他们认知的偏差。
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曾说过:“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具有双重性。第一,在基本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第二,在具体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人才结构基本一致,大学生能充分就业。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若要满足社会需求,就不能抛开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工作。”
潘老的话大体上是明确的,但似乎言犹未尽,没有把问题点透。按照我的理解,并且用大白话来表达,就是目前的学校“重教书而轻育人”,没有真正把知识传授与品格陶冶密切融合在一起。这好像是学校的问题、老师的毛病,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主政者方针、政策乃至教育理念的缺失。对于某些主政者来说,所谓“社会需要”就是“市场需要”,所谓“人才结构”就是“就业结构”。“人才”现今已经沦落成为“人材”,才智之士已经降格成为材料资源,无非是金钱奴隶而已。
殊不知,市场只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市场服务于社会,服从于社会合理发展的健康趋向,但不能也不应主导社会生活的整体,正如不能用“无形的手”完全取代“有形的手”一样。因此,教育固然需要适应市场需求并且经过市场调节,但教育并非仅仅服务市场,而是服务整个社会!从历史文化长河的绵延来看,教育可以延续到永远,而市场仅止存在于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应该比市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如果教育只能俯首贴耳听从“市场指令”,那才是教育的堕落、文明的悲哀。
而现今对教育的最大杀伤力,也正是作为市场原始驱动力的利润追逐,包括日益膨胀的个人利益谋求。金钱至上与急功近利的风气恶性迷漫于校园内外,学术腐败与贪污腐化已经成为败坏教育的罪恶之源。学风应该成为世风的先导,而现今的学风在某种程度与不良世风却是同污合流,许多热爱教育的有良知的教师,无不痛心疾首地感叹:“校园已经不再是一片净土。”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用以评估和调教众多学校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所谓“指标体系”,更把“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乃至弄虚作假、浮夸成风等弊端,推展到极致。
就教育谈教育,是说不透当前教育问题症结的。必须超越教育,把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人类文明危机结合起来,才能够把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看清说透。几年前,参加以“两岸教育革新与发展——教育哲学与历史”为主题的研讨会,两岸专家学者进行切磋与交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当前两岸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工作都有借鉴意义。
会议主办者在“活动缘起”中指出:“面对多年来如火如荼展开的教育改革,现在应是一个理清问题、策划未来的时刻,而教育学术界更有责任,共同面对问题,对症下药。毕竟,教育改革是具有高度时代意义的工程,推动教育改革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若没有精密的诊断,将会事倍功半;如果没有全民的意识,建立由下而上的革新动力,则难以落实;行政体系的热忱,更须根据各种理论和实务加以推展,才能进退有据,进而致力于建立有效可行的教育改革机制,俾利长久运作。”
深愿全社会关心与呵护教育,教育是关系民族、关系人类千秋万代的大业,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研究、讨论、试验、创新,共同谋求教育的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开拓出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