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硝烟刚刚散尽。9月1日,曾挂在演习中军帐内的作战协同计划图就出现在了演习指导组专家、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训练系教授胡坚的办公室里。
作战图上标满了细密的箭头,演习精华尽汇于此。一个月后,这张作战图和最新的协同作战经验出现在胡坚的讲座与课堂中,成为上千名中级指挥军官和参谋军官谋兵布阵的指导。
学员们评价胡坚上课“战例带着鲜度,经验带着温度”。
大校教授当“小工”
胡坚今年57岁。左胸前那枚五颜六色的资历章显示,他的军龄有44年,而其中的35年,他都站在讲台上。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全新的信息化战争形态震惊世界。那一年,胡坚34岁,刚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
一次,一位师参谋长来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讲授《军事斗争准备的问题与对策》,数据翔实、事例鲜活、剖析深刻,现场数次响起热烈掌声。胡坚边听边想:“我的课为啥就收不到这样的效果呢?”
胡坚的反思是那个年代我军教员“恐慌”的一个缩影。当时,我军的信息化变革即将拉开序幕,而军事院校教员脑子里装的大多是苏联的军事理论体系,对部队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反应缓慢。
胡坚抓住了这个军事教学的“痛点”,一头扎进部队演习场。
“联合-96”演习中,他与部队一起探索联合作战背景下登陆作战的战法运用;“砺剑-2005”演习中,他就我军联合作战火力打击的力量编组、军种协同等提出诸多新构想;“使命行动-2012”演习中,他与部队一起探索高原条件下联合作战的力量编成和战法运用……
2006年,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对抗演习在广州军区打响。复杂电磁环境号称战场上的“隐形杀手”,也是当时我军战斗力链条中最脆弱的一环。胡坚听说后,立刻争取到了参加演习的机会。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研室主任张松很不理解:“通信并不是你的专业,去了没什么‘话语权’,你一个教授总不能去给部队打‘小工’吧?”
大校胡坚真的去当了“小工”。时值盛夏,在125W通信车里,身高1米83的胡坚戴着锅盖似的帽子连续“闷”了24小时。嘈杂的声音、跳变的波形揭开了电磁环境神秘的面纱,大量第一手资料让他找到了破解复杂电磁环境下部队训练难题的对策。
回学院后,胡坚讲授的《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课程一炮打响。随后,他被武汉通信指挥学院请去讲课,讲完后,对方还以为他是通信专家出身。
十余年来,胡坚主持编写了我军《陆军军事训练指导法》、《部队联合训练指导法》和《复杂网络电磁环境训练指导法》。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袁耀评价他“对新型机械化部队作战理论运用的贡献功不可没”。
收藏上百个演习臂章
在胡坚的办公室里,荣誉证书和奖状被束之高阁,一枚枚部队演习的臂章、胸牌却占满了他的资料柜。
胡坚说,自己年轻时喜欢集邮,但自从见到各具特色的演习臂章后,集邮在他眼中就失去了魅力。每参加一次演习,他都会要一个臂章,目前已收藏上百个。用他的话说,“老了也是个念想”。
如今,只要随手拿起一枚,它背后的故事胡坚都能脱口而出。
2005年10月的一天,皖东某训练基地。天刚刚放亮,红蓝两军的对决开始。空中,电磁迷雾覆盖;林间,袭扰分队潜伏侦察;山中,精确打击火力直瞄红军前沿指挥所……胡坚所在的蓝军用狠招、毒招让红军吃尽了苦头。最终,红胜蓝败的“折子戏”出现了颠覆性结局。
“演习就要来真的,不能玩虚的,不急眼、不冒汗还像打仗吗?”从此,演习场上的胡坚成了红蓝双方又恨又爱的人物。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徐云法说:“他在红方,蓝军要命;他在蓝方,红军麻烦。”
胡坚常说,战争是复杂的。为了挤干演习中的“水分”,他摸索出了创新的导调思路,逼着部队“打条令上找不到的仗”,打对方意想不到的仗,打实验室模拟不出来的仗。
这一次,胡坚又抓住了演兵场上的“痛点”。部队也发现,这是一位“真能解决问题”的教授。一时间,邀约纷纷而至。很多时候,他都充当了“救火队长”的角色。一到部队,迎接他的往往是一句“老胡你可来啦”。
实地调研时,胡坚喜欢和战士同吃同住。第一天,士兵们觉得和大校在一起紧张。结束时,连军长都把他当作“荣誉士兵”。“胡坚不是来钓鱼的,他是来养鱼的。”北京军区38集团军某师原炮指主任尹应龙说。
胡坚经常担任演习解说,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既要精通军事理论,又要熟悉部队作战训练,还要针对演习情况随机应变。2010年,成都军区某演习开始的信号弹腾空而起,抢渡黄河、防空演练、实兵对抗,三场演习一个连着一个。胡坚依靠实时传回的数据,“像足球解说员一样”随机点评,对演习中的动态“一口清”。一位观摩演习的首长评价胡坚:“奥妙战场说来简单,纷繁态势一点就透。”
很快,他多了一个“军中名嘴”的绰号。
一封战场来信让他坚守讲台35年
胡坚说,他与讲台似乎有种不解之缘。
他出生在部队大院,自小听着军号声和打仗的故事长大。1979年8月,正在济南步兵学校学习的胡坚作为全优生留校任教,主讲的第一门课是“单兵战术”。当时,自卫反击战正在西南边境进行,胡坚曾递交“血书”要求参战,但名额有限,他没能戴上大红花奔赴前线。想到战友们都在战场拼杀,自己却只能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在这时,一封老山前线的来信交到他手上。写信的是一名刚从济南步兵学校毕业的学员,这位年轻的连长在信中写道:“很多在学校学到的技战术在战场上都很管用,但也有一些课程没学好,很后悔。”信的末尾说,“如果我能活着回来,一定要跟您再好好学”。
事隔多年,胡坚仍然认为,这封信是他坚守讲台35年的重要原因。
1988年,31岁的胡坚即将结束在陆军指挥学院(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学习,因表现优异被初定留校任教。这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校选拔军事导演,两个老导演看中了他。
胡坚打过篮球,进过演出队,碰上同事结婚还是“金牌”司仪。面对光鲜的职业,他动心了。老校长周村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话:“胡坚是块当教员的料子。”就是这句话,勾起了他执教的“情结”,把他拽回了讲台。
讲课有激情,学员成“坚粉儿”
胡坚常说:“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多年来,他在讲台上下也养成了很多习惯。
张松发现,胡坚的口袋里总是放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本月的教学任务。他解释说,这不仅是为了防止误课,还在于提醒自己,回忆备课的艰难,酝酿讲课的激情。
每次备新课,胡坚总要在教学设计上费尽心思。特别是做课件,甚至用上了摄影中的构图与色彩理论。这一点,妻子方藜感受最深:“有时一觉醒来,他还在做课件。”
上课前,胡坚总是早早来到教室。他的博士生孙冬回忆:“他总是敲敲话筒,到后排看看课件,然后就坐到一边沉思。” 孙冬曾问导师,“您在想什么?”胡坚回复他:“我在想让学员在60秒内与自己‘同频共振’的开场白。”
上课时,胡坚总是充满激情。他的研究生柯结明记得,今年5月,胡坚给二大队的学员讲军人职责,说到动情处,竟唱了一首《菊花台》。一曲唱毕,掌声经久不息,很多学员最后成了“坚粉儿”。
孙冬感慨:“教师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岗位,硬是让他做得很鲜活!”今年9月,胡坚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本报记者 王达 通讯员 吴旭 冯国雄